08 版:深度国际[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隐藏的“健康杀手”,这种糖很多人天天吃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8月05日    来源:桂林晚报

巢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避开一些含有添加糖的食物了,比如配料表中有白砂糖、蔗糖的食物。
  有些人以为这样就能健康地享受美食了,可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又踩了另一个雷,那就是配料表中带有“果葡糖浆”的食物。
  我们平常喝的碳酸饮料,吃的糖果、巧克力、蛋糕、饼干、面包等食物里,都能看到果葡糖浆的影子,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隐藏的“健康杀手”。
  那么摄入过量的果葡糖浆会有哪些潜在危害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尽量减少其摄入呢?
  什么是“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也被称为高果糖浆或异构糖浆,是以淀粉或淀粉质为原料,经水解、异构化、精制、浓缩等工艺制成的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的淀粉糖产品。也可以理解为:果葡糖浆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合而成的混合糖浆。
  在果葡糖浆里,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是可以灵活控制的,果糖比例越高,糖浆越甜。
  按照果糖含量的不同大致有4类:
  42型(F42)代表这个糖浆里果糖占42%,葡萄糖58%;
  55型(F55)代表这个糖浆里果糖占55%,葡萄糖45%;
  60型(F60)代表这个糖浆里果糖占60%,葡萄糖40%;
  90型(F90)代表这个糖浆里果糖占90%,葡萄糖10%。
  我们平时喝的可乐的糖浆就是60型。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使用果葡糖浆作为甜味剂。到1985 年,果葡糖浆用量占到了总添加糖的 35%,成为软饮料及其他含糖饮料如苏打水、冰茶及果汁中的主要甜味剂。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果葡糖浆产量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果葡糖浆产量达到685万吨。
  果葡糖浆摄入过量,不止长胖那么简单。
  虽然添加果葡糖浆会让一些食物变得更好吃,但常吃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危害也不小。
  增加长胖风险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了普遍问题,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患病率已经超过 50%,学龄儿童接近20%,控制肥胖刻不容缓。含有果葡糖浆的饮料可能就是导致人们逐渐肥胖的幕后推手之一。
  毕竟添加了果葡糖浆的饮料好喝,饱腹感弱,热量又高,咕咚咕咚能喝下去一大瓶。
  如果经常喝,既不控制饮食,又不增加运动量,那么自然会发胖。
  果葡糖浆中含有大量果糖,有研究表明,与膳食葡萄糖相比,与混合膳食一起食用的纯果糖会导致循环胰岛素和瘦素减少,并减弱女性餐后生长素释放肽的抑制。
  简单来说,就是与葡萄糖相比,果糖对能量调节系统的不同影响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增加,并最终在长期食用高果糖饮食期间,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增加患脂肪肝风险
  果葡糖浆是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的,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能够被身体组织器官利用,而果糖摄入后绝大部分在肝脏中代谢。
  摄入过量的果糖会在肝脏中转化为脂肪,从而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营养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至少喝1杯含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那些不喝饮料的人高出55%。
  很多研究证据也表明了,果葡糖浆的摄入不仅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风险,还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风险。
  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果糖本身在体内的代谢对血糖的影响不大,含有较高果糖的果葡糖浆对血糖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但问题在于,过量果糖的摄入是造成肝脏脂肪积累的主要原因,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增加血脂异常风险
  有研究发现,高果糖摄入可增加健康个体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
  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目前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肝脏中果糖的代谢会通过增加ATP降解为AMP(尿酸前体)来诱导尿酸产生,从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自1967年引入果葡糖浆以来,美国的果糖消费量大幅增加,并且果葡糖浆的消费量与美国人痛风患病率增加的趋势相吻合。
  损坏牙齿
  至于吃“糖”导致龋齿的问题,果葡糖浆也不例外。有动物实验表明,无论是蔗糖还是果葡糖浆都会导致龋齿的发生。
  果葡糖浆中的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单糖的分子量小,水溶性高,易渗入菌斑并能被致龋菌直接利用产酸,造成牙面脱矿。只不过和蔗糖相比,果葡糖浆致平滑面龋的能力相对较弱,致窝沟龋发生的能力相对较为明显。
  避免过量摄入,试试这样做。
  目前,果葡糖浆在食品工业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吃的蛋糕、奶茶、冰淇淋、雪糕、果脯、蜜饯、果酱、夹心饼干、面包、甜饮料、葡萄酒等都可能含有果葡糖浆。
  要想辨别是否存在果葡糖浆,比较靠谱的方式就是直接看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
  如果有“果葡糖浆”的字眼,那就少吃或者不吃,特别是果葡糖浆排在配料表比较靠前位置的,说明含量较高,更要谨慎选择。
  偶尔吃无妨,但常吃可不划算,别为了这口“甜蜜”就丢掉了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