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读桂·社会[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废弃厂区景区成“网红” 一些网友纷纷前往“打卡”

景色虽上镜
“探险”别冒险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18日    来源:桂林晚报

  近段时间,一些本地网友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探险热”,铁山水泥厂、桃花乡、铁路桥等一些废弃场所或者野生景点成了他们“打卡”的“网红”景点。
  有网友认为这些废弃场馆风景独特,拍照、拍视频的效果比较好,“探险”也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有网友认为,这些废弃场馆没有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类似废弃工厂的“打卡点”原本就不是供人游览用的,因此安全性成疑。

  废弃场馆成“网红”
  最近一段时间,市民小李经常能看到朋友圈里出了不少“大片”——有的朋友一身酷黑装束,站在一片苍凉的钢筋水泥中间,展现硬汉模样;有的以废弃的工业园区为场景,视频拍出了神秘、紧张的感觉;也有和朋友组成打卡队伍,在工厂的楼梯、墙边拍照;还有一些视频博主制作了游览视频,明确告诉了这片废弃工厂的位置。
  经过了解,这些“大片”拍摄的位置,是桂磨路一岔道旁的一处废弃水泥厂,水泥厂原本叫铁山水泥厂,因为水泥厂停工而闲置,至今已经有四五年了。
  早前“打卡”过的市民杨先生说,这里距离桂磨路主路不远,他和朋友早前到大圩去玩,顺道去过这里拍照。
  “废弃水泥厂很容易拍出工业风和荒凉感,也有一种探险的刺激感,所以当我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时,就有很多朋友问我水泥厂的位置。”杨先生说,“之后,随着一些视频博主发出‘攻略’,这个“打卡点”慢慢就‘火’了。”
  而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铁山水泥厂”“大圩水泥厂”等关键词条后,发现前往这里“打卡”的市民不少,对于这样的“探险”受到不少人欢迎。

  安全风险
  不能忽视

  记者翻阅朋友圈发现,类似的废墟“探险”慢慢有了热度,除了铁山水泥厂之外,西二环路上的一个废弃景区、龙门大桥下一段废弃铁路等,也都吸引了不少朋友“探险”,甚至有市民每周都要找个地方“打卡”,并乐此不疲。
  上周五,记者根据网友提供的攻略,来到了铁山水泥厂这个“网红打卡点”。
  进入厂区前,是一段坑洼的碎石路段,因为刚下过雨,这里到处是积水,连落脚的地方都难找,厂门口名牌已经被拆掉,只留下黑色大理石座子。
  厂区里,耸立着不少造型独特的建筑,有类似油桶的圆柱形、一栋三四层楼高的建筑物仅剩框架,旁边有一条倾斜的长廊连通到楼下……这些建筑上,随处可见被挖掉的空洞和破损部分,还有断掉的廊桥,墙皮也有破损的部分,还能看到暴露的钢筋。
  据一位频频发出“探险”视频的秦先生介绍,这些废弃场所去的人少,景色也比较特殊,“探险”的刺激感让人着迷。另外,这些地方往往有荒凉感、工业感,这些元素让拍出来的视频、照片风格十分鲜明,因此有人专门组团“打卡,拍摄视频、照片。
  有人热衷“打卡”,有人提醒安全。一些网友看到这些照片和视频后,认为这些“探险”视频、照片里的场景,常常隐藏着不少危险,游览时应该格外小心。

  其实废弃场馆
  还可“再利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一些工业厂区、景区可能面临更新换代的情况,一些设施被闲置、废弃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城市里这些废弃场馆,一些网友认为,这些地方其实还有“再利用”的可能性。以位于叠彩区的智慧谷创意园区为例,这里原本是一家破产企业闲置的厂房,而经过整体的规划和改造,这些厂房有的变成了酒店,有的成为了设计公司的办公室,有的成为了特色饭店。在保留原有建筑工业风特色的同时,让厂房有了实际用途,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最近在抖音里走红的佛山油桶咖啡馆,也是工业废弃场所再利用的案例,原本废弃的大油桶,被改装成咖啡馆后,“打卡”客人很多,新奇的体验满足了大家的探索欲望,也让废弃场景焕发新生。
  网友“小喵”认为,全国已经有了不少废弃工业场所改造成功的案例,如果桂林这些出现在朋友圈里的废弃工厂、景区,经过合适改造,最大程度地发挥废弃工业场地的独特特征和价值,也可能让城市多一抹特殊的色彩。记者陆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