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春节特别报道[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万物皆可炸 不变的老味道

匠心美食“串串” 寻味街角里那段儿时记忆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15日    来源:桂林晚报

  ↑芦笛路无名炸串店刚炸好的牛肉裹面。
  ←吴氏串串王许多人在买串串。
  ↓王友苟正在炸串串。
  ↑正在刷酱的炸串。
  ◤◤上接06版
    这些炸串店一卖就是几十年
  中山中路新华书店旁的鱿鱼王炸串店,一口油锅炸了近30年。1998年,曾燕凤跟自己的丈夫在中心广场附近摆摊,当时他们卖的品种只有三种,牛肉、羊肉、鱿鱼,他们卖得最好的炸串就是鱿鱼,所以到了后面他们有了门面,店名一直叫做鱿鱼王。
  曾燕凤说,他们从摊子到店铺一共换过三个地方,但一直都是在中心广场附近。2010年左右,他们固定到了如今的店铺,很多老顾客都找着来。现在跟最开始时不一样,他们店里一共有十多个品种,除了招牌的鱿鱼之外,他们还有一样很受顾客欢迎的串串——里脊肉。
  “有时候,我看到以前是爸妈带来吃我们炸串的人,现在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吃,我特别感慨。”曾经,曾燕凤也没想过自己和丈夫能把炸串店开这么多年,现在,她时常感叹,自己也老了,但想到这么多人吃着自己的炸串长大,她就非常高兴。
  在四会路还有一家开了30年的吴氏串串王,老板娘吴清风是江西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的弟弟来到桂林开炸串店,嗅到商机的她也来到了桂林开起了炸串店,这一开就是几十年。吴清风说,现在,她的弟弟早就不卖炸串了,但是她很庆幸自己仍在卖炸串,因为只要她的店还开着,就能让很多从外地回到桂林的孩子尝到曾经喜欢的味道。
  芦笛路上有一家没有名字的炸串店,至今开了20多年。老板王友苟说,他的店具体开了多久,他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刚开的时候,他的儿子才两三岁,现在已经长成了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还有很多炸串陪伴着大家一起长大,有同样位于芦笛路,开了十来年的好朋友小吃店的炸串,还有漓滨路香辣王,是很多学生逛完滨江路书店必吃的炸串店之一。

    炸串各有特色但仍保留老味道
  一些小小的事物往往能给人一些大惊喜,在城市中,总有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店,却能有“穿越时空”的能力。
  串串能串万物,油锅亦能炸万物。几乎每家炸串店都有自己的秘制酱料和特色菜品,味道也都有所不同,但总有一款能满足人们的味蕾。鱿鱼王的炸串也有着自己专属的味道,因为近30年来,腌制这些串串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曾燕凤的丈夫。曾燕凤说,她的丈夫是三级厨师,所有炸串的味道都是她丈夫调配的,至今连她都腌不出那个味道。做了几十年的串串,他们都坚持天天现做现卖,早上六点多就去菜市里选购新鲜的食材,然后腌制、穿串,等到早上10点开门,他们将新鲜的串串送到店里,一直开到晚上11点左右才打烊。鱿鱼王的炸串比较偏香辣口味,招牌的里脊肉吃起来外层有点焦香,里面软嫩可口,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如果喜欢吃甜口的,可以要求刷上海鲜酱。
  三十年间,吴氏串串店的味道几乎都没有改变,一直保持着麻辣鲜香的口味,店里没有任何甜酱可以选择。吴氏串串主打的是辣牛肉和红豆腐,在桂林的炸串店里,只有在这才能吃到这个红豆腐,因为这是老板娘吴清风从开店之初专门找豆腐店定制的一款产品。红豆腐跟其他豆腐有点不同,它外表有着豆腐干的干爽,但里面却有着新鲜豆腐的软嫩,炸过之后,外表更加焦香,与里面饱满多汁的口感形成了更鲜明对比。
  如果想要给舌尖更强烈的刺激,这里的辣牛肉是不错的选择,辣牛肉的外表裹满了红彤彤的辣椒颗粒,炸过之后,多汁的牛肉包裹着辣椒粒,然后再刷上店里的辣酱,一口勾魂,让人欲罢不能。
  这些炸串店中,最平价的当属芦笛路上的无名炸串店,店内串串的平均价格在3到4元之间,大多数是1到2元,只有部分食材因为购买成本比较高所以售卖价格略高。在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只有老板有时间才会给大家串的牛肉裹面,还有老板自制的茄子串和红薯串,这些“古早味”只有这里能够吃到。
  这家的牛肉裹面只卖一元钱,竹签上细细地缠绕着牛肉,然后裹着老板调制过的面糊,下油锅炸了之后,面糊鼓了起来,里面包裹的牛肉变得更加多汁,然后再刷上老板自制的辣椒水,吃起来,外层的面糊自带甜味,与辣椒水的咸辣综合,别有一番滋味。同样能让人回忆儿时味道的还有好朋友小吃店的炸鸡柳,香辣王的里脊等。
  现如今,各式各样的美食越来越多,但炸串这个略显油腻的幸福味道仍然能吸引很多人。这些炸串的老板都说,虽然现在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只要坚持自己的本味,总能吸引到喜欢的新顾客和坚持光临的老回头客,而这些不变的老味道炸串也总能抚慰回桂的游子心,让大家一口找回儿时割舍不掉的快乐时光。  
  记者周子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