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版:春节特别报道[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万物皆可炸 不变的老味道

匠心美食“串串” 寻味街角里那段儿时记忆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15日    来源:桂林晚报

  ↑吴清风正高兴地介绍着她的炸串。
  ←好朋友小吃店的炸串和炸鸡柳。
  一根炸串,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在许多人的儿时记忆中,学校附近总有那么一家炸串店或是炸串摊,各式各样的串串摆在面前,一口小油锅,四溢的炸物香气,填满了整个放学时光。
  眼下,正是春节假期,无数回到桂林的游子又能去到记忆中的炸串店,点上几串爱吃的串串,让过去与现在重叠,在今夕与往日中寻找童年最香的回忆。

  学生时代记忆中总有一家炸串店
  一双长长的筷子,一锅金黄的热油,一根纤细的竹签,上面串起各类食材,荤的有里脊、牛肉、香肠、鸡柳、骨肉相连等;素的有,豆腐皮、包菜、香菇、韭菜等;主食类的有饺子、芋头、土豆等,只要是能想到的,都能放到油锅里炸。
  到了放学时分,蜂拥而至的学生围在炸串店旁,众多的串串摞在一起,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大家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串串,将它们放在一旁老板预备好的空位处,大家就站在一旁看着老板“表演”。
  炸串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就是将竹签连同上面穿好的食物一起放进油锅里,当串串跟锅里的油初次“亲密接触”时,食物中的水分瞬间气化成一片白烟,然后,串串在滚热的油锅中不停地上下起伏,快到火候的串串逐渐漂浮起来,而不同的食材,油炸的时间长短也各不一样,这时,有经验的炸串老板就会眼疾手快地按照先后顺序将它们捞起来,放置在铁网上,让多余的油滤出。
  虽然,炸串店的老板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食物的制作中,但随着炸串出锅,他们也不忘询问站在一旁,早已口水直流的学生们吃不吃辣,要不要刷甜酱等。然后,一把刷子在食物与酱料之间不停地来回刷动,裹满料的炸串更显得油光四溢,金黄诱人,与此同时,炸串散发出的酱香油香也一同刺激着大家的鼻腔味蕾。
  而这些关于炸串的回忆也填充着很多人的学生时代,在零花钱不多的时候,能吃上一串炸串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些炸串的味道也变成珍贵的回忆埋藏在记忆中。家住芦笛路的蒋晓霞说,现在她常年生活在南宁,但是只要一回到桂林,她必须要吃的就是以前读书的时候最经常吃的串串,最让她惊喜的是,串串店一直开着,而且味道一直没变,每次吃她都能想起以前读书的快乐时光。
  毕业于中山中学的李梦说,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她最喜欢吃炸串。现在她已经三十多岁了,每次回桂林她仍然喜欢去读书时学校旁边的炸串店,每次去,她都能想起那段为了梦想拼搏的时光。

  下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