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持续南下推进
桂林市区有望迎来2024年首场降雪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22日 来源:桂林晚报
今年首次寒潮如期而至,给桂林带来了冰冻雨雪和大风等天气过程。截至目前,我市气温降幅超过10℃,局地达14℃以上,桂北及高寒山区已降至零度以下。根据最新气象数据显示,今明两天,随着寒潮持续南下推进,桂林市区有望迎来2024年的首场降雪。
●寒潮给我市带来低温雨雪冰冻
1月18日,寒潮主体进入我国后,仅用了一天时间,前锋就影响到桂东北地区。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数据,1月19日下午4点,全州县气温骤降至6.6℃,对比同一时间的南宁等桂南地区,温差达到20℃。随着寒潮主体南压,一天之后整个广西出现冷暖大逆转。
1月21日,桂林市地面气象自动站网监测数据显示,1月20日8时至1月21日8时,我市降雨量有3个站10-24.9毫米,230个站0.1-9.9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龙胜马堤气象观测站,降雨量18.4毫米,对比前一天的数据,降雨量呈现减弱趋势。最低气温方面,高寒山区-1℃~3℃,北部3℃~4℃,龙胜及中南部5℃~6℃,最低气温出现在全州才湾天湖水库国家气象观测站,为-2.1℃。连续两天,我市最低气温都出现在此,只是气温进一步下跌。
除了降雨,全市大部持续偏北风4-5级,铁路沿线阵风8级以上。最大风速出现在恭城嘉会太平国家气象观测站,为17.1米/秒。
根据目前气象资料分析,1月22日,我市北部及高寒山区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或冻雨,中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冻雨,南部有小雨或雨夹雪、冻雨,全市最低气温-1℃~3℃,高寒山区-9℃~-1℃,伴有冰冻和道路结冰,偏北风4-5级、阵风7-8级。1月23日,我市北部及高寒山区有短时雨夹雪、冻雨转阴天,中南部有雨夹雪、冻雨,全市最低气温-1℃~2℃,高寒山区-9℃~-1℃,伴有冰冻和道路结冰,偏北风4-5级、阵风7-8级。
●今明两天市区有望出现降雪
中央气象台消息称,随着南支槽东移输送充沛水汽,再配合寒潮南下,冷暖空气碰撞将给南方带来范围最大、最强降雪过程。预计雪线会推进至华南北部,广西北部大概率会下雪。
1月21日,经气象部门会商分析研判,预计未来两天为我市的主要下雪时段,市区有望出现降雪。中国天气网也印证了这一消息——“桂林有机会在1月21日夜间开始出现雨夹雪。1月22日还预报了小雪,大家可以期待漓江飘雪的美景了。”
这两天,桂林市区有望降雪的消息在市民口中相传,大家都期盼着能在家门口看见真正的雪花。“都说北方人的执念是海,南方人的执念是雪。”家住七星区的市民涂德坤说,桂林市区上一次下雪,还是在2003年初,再往前要追溯到1992年,他都幸运地经历了。
有市民提出疑问:“为何桂林市区下一场真正的雪那么难?”气象专家表示,降雪须满足3个因素:水汽、气温和动力条件。降雪必然与气温有关,在满足了低温条件,还要有水汽含量等因素。如果寒潮过程移动速度快,加上冷暖气流交汇点不在市区,水汽和冷空气又不够,就欠缺了降雪的“运气”。
需要注意的是,南方的雪不像北方那么简单。因为地形崎岖等原因,高空水汽和底层寒潮碰撞时往往十分激烈,雨水在下降过程中被寒潮冻成雪花,又被暖湿气流化成水滴,再遇上寒潮化成过冷水滴。这个过程好似“乱炖”,比单纯的雪更危险。比如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天气,产生的冻雨就是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不过,2008年是一波接一波的持续雨雪冰冻,而这一次,按照气象数据分析,寒潮最冷过程时间较短,不会出现极端情况。
●应对冰雪请市民这样做好防范
针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市区下雪概率较大,不少市民听闻有降雪后心情特别激动,迫切想要去看看。但大多数人对冰雪认识不足,往往忽略掉一些安全隐患。
除了做好日常身体保暖,穿够衣物抵御寒冷,外出最重要的是留意脚下,选择穿鞋底纹路清晰的鞋子,能起到较好防滑性。走在冰雪路面,迈小步慢慢行走,让自己有一种走钢丝的感觉,保持身体平衡和重心稳定。路上遇到积雪、冰块等障碍物,提前做好避让和跨越。
此外,桂林人较少有冰雪天气驾驶汽车的经验,当遇到这样的路况,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鲁莽,记得开车前检查好车辆状态,必要时备上防滑链。行车过程中,避免频繁变更车道、避免急加速、避免紧急制动、避免紧急转向,跟车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车辆侧滑。如果途中出现侧滑或甩尾,不要慌张,应轻收油门略微回正方向,小幅度在转向与回正间不断调整,待车辆回正,轻踩刹车,直到完全控制车辆。最重要的是,出发前,务必了解目的地天气和沿途道路通行情况,按照相关提示行车。
这次寒潮可谓“冻”真格,无疑会给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交通出行带来不便。为此,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多举措做好应对工作,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等安全。
我市气象部门提前研判、及时预警,递进式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先后发布了寒潮Ⅳ级预警、低温雨雪冰冻Ⅳ级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和市民做好道路结冰、出行安全等防范。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气象部门会继续加强值班值守,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及时预报预警,与其他部门联动,形成防御合力,全力以赴做好此次寒潮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
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第一时间向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发布低温冰冻防御警报。这是该委办公室今年发布的第一号警报,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处置准备等。
我市电力、公安、农业农村以及各区县都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各项保障工作准备到位,及时发现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记者马翔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