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版:读桂·民生[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桂林已有121个乡镇开通农村公交路线 开通率超90%

加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打通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5日    来源:桂林晚报

  ↓111路城乡公交的开通方便了老百姓出行。
  近段时间,桂林城乡公交频繁有“新动作”,不仅推出了新线路,价格也进行了调整。这是今年桂林发展城乡公交的缩影。作为城乡客运一体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桂林各县区正在不断推进城乡公交发展,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目前荔浦、平乐已实现“乡乡通公交”,截至12月中旬,全市开通农村公交路线的乡镇有121个。
  临桂城乡公交增线、调价
  11月下旬,临桂区正式开通了111路、112路、113路三条城乡公交线路。据了解,新开通的3条公交线路均为新能源公交车。
  其中,111路首末站为琴潭汽车客运站-两江中学,全程有42个站点。
  113路首末站为两江客运站-五通客运站,全程有23个站点。
  三条新线路开通不久后,本月中旬,临桂区108路、109路两条城乡公交线路发布了调价公告。
  家住两江镇两江村委大白了村的谢先生经常要到临桂城区办事。他表示,在公交线路没开通前,他都是坐班线车往返,空间比较小,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车,而且以前的班线车到临桂要收费7元,现在到琴潭客运站全程还省了2元。
  “反正这段时间坐公交的体验不错,村里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坐公交了,到临桂的时间和坐班车差不多的,45分钟左右就能到。”谢先生说,不仅是到临桂方便了,由于开通了两江到五通的公交,现在去五通赶圩也方便了不少。“两江圩和五通圩的时间正好是隔一天,如果今天两江没有圩,有些人就会坐公交去五通赶圩,下车走几百米就到五通圩上了,而以前两江到五通班车都没有,过去赶圩比较麻烦。”
  对于两江开通公交车这件事,临桂区两江镇河沙村委堡图村的廖先生也非常兴奋。他表示,堡图村正好位于两江和五通之间,原来出行除了自驾车,基本只能坐三轮车,虽然五通很早开通了公交车,但是走到那边的公交站点太远。
  “开通了113路公交车以后,我们走10分钟左右到村委那边就能上车。”廖先生说,公交车票价低、空间大、有空调,而且比三轮车安全了不少。
  家住世纪大道的胡女士表示,原本108路和109路开通以后,到五通、宛田又便宜又方便,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家里人去赶圩的热情。“现在家附近又有了111路和112路,真的感觉到乡镇的公交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车站找班车了。”
  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
  持续推进

  桂林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城乡客运一体化就是改革现有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二元分割局面,利用公交化运作方式,实现客运资源效率的合理配置和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城乡交通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设施规划、市场建设等方面统一、协调发展。
  “城乡公交”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统筹的重要保障,与传统意义上的短途客运相比,城乡公交班线更密集,中间设置了一些站点。
  临桂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及《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临桂区交通运输局从2015年以来一直努力推进城乡公交的发展,近年来也去了一些城乡公交发展得比较好的县进行考察学习。
  “我们推进城乡公交线路的主要模式就是班车改公交,目前有两个公交公司在运营,我们最早在2016年推出了106路临桂城区至南边山城乡公交线路,2019年开通108路,去年开通了109路。”该工作人员表示,111路和112路分别由原来的两江至琴潭客运站班线和茶洞至琴潭客运站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而来。
  对于老百姓关心的城乡公交价格调整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城乡公交投入巨大,开通一条城乡公交线路需要收购原有的客运班线经营权、在营的班线客车;购买新能源公交车、购买安装充电设施、站牌等,一条投入20辆公交车的线路需要投入资金1200万元以上。
  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108路、109路执行了公交惠民票价,加上客流量并不算大,公交公司已经出现了亏本情况,按照调价后,这些线路也才是勉强回本。“公交价格调整也都经过公交公司申请和发改部门听证。”
  桂林乡镇通公交率超90%
  据了解,早在2011年交通运输部《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同年桂林市交通运输局也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并选取荔浦为试点实施。
  荔浦当地相继出台政策对城乡公交统筹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和扶持,使城乡公交发展取得了实效。2019年,荔浦市所辖12个乡镇率先在全市实现“乡乡通公交”。
  桂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桂林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需求,树立 “公交优先”意识;推进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推进县乡村(户)道路连通、城乡客运一体化,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涌现出荔浦、兴安、平乐、全州等4个城乡公交发展的先进典型县。近年来,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速,乡镇通公交率逐年上升,目前荔浦、平乐已实现“乡乡通公交”。
  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全市开通农村公交路线的乡镇121个,占比90.3%。
  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城乡公交发展,让公交覆盖更多乡镇和建制村。此外,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客运绩效考核机制,如打造农村客运管理服务平台,对现有农村客运和城乡公交的发车时间、运行轨迹、日发班次等运营信息实时监测;进行随车暗访,安排人员体验农村客运车辆的服务配置、停靠站点的设置、票价、支付方式以及其他相关服务情况,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
  记者林扬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