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里发生运动损伤的青少年多了起来
锻炼身体别过度 先防损伤保健康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8月15日 来源:桂林晚报
医生给前来就诊的患者检查脚踝。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很多家长也利用假期给孩子报运动类的兴趣班,锻炼身体。
不过,锻炼也要注意适度。记者日前从桂林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不少医院每天都会接诊出现运动损伤的青少年。
暑期运动损伤青少年患者增多
11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溪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诊室外有不少患者正在候诊,17岁高中生天天(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月前,天天和同学去踢球,不慎扭到了膝关节。经检查,天天的膝关节韧带、半月板都有损伤,必须要手术治疗才能康复。
南溪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主任黄斌介绍,像天天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例。近期几乎每天都有两三个发生运动损伤的青少年前来就诊。
其他几家医院的医生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桂林市中医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柴晟告诉记者,暑假以来,确实接诊了一些运动损伤的学生,除了急性受伤的,还有部分孩子属于旧伤复发。
柴晟说,放暑假后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很多人也会利用这些时间去运动,但如果没有科学运动,或者过量运动,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膝盖、脚踝是损伤的高发部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发生运动损伤的青少年中,受伤部位大多集中在膝、踝等部位,肩、肘、腕、髋等也较容易出现损伤。
黄斌介绍,7-10岁的孩子正处于骨骺发育的高峰期,运动量过大容易导致膝关节骨骺损伤。而10-16岁的孩子运动强度会比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更大,也会更多地选择足球、篮球等强度和对抗性较大的项目,剧烈运动时也比较容易造成膝关节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
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显微外科副主任吕波也表示,跑、跳等动作与膝关节、踝关节密不可分,因此这两个部位也成为了运动损伤的“高发区”。“运动时经常会有屈伸、旋转、急停等动作,都有可能导致这两个关节的损伤。”
吕波告诉记者,膝关节、踝关节出现运动损伤后,若是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若是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可能会造成膝关节不稳定的后遗症,常见症状是“打软腿”,也就是膝盖没力,也无法突然跑动或是完成急转、急停等动作;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软骨磨损,出现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退变年纪提前等。若是踝关节韧带断裂,也会导致关节不稳定,容易多次反复造成踝关节扭伤。
运动前做好热身 运动时量力而行
不少人认为,只有剧烈运动和激烈对抗才容易导致运动损伤。但黄斌提醒,如果运动方式不当或准备活动没做好,即使是舒缓的运动同样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黄斌表示,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遵循适度原则,不要超负荷运动。“运动时要做好防护,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追求成绩和技术,有些损伤是不可逆的,可能会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
柴晟也表示,孩子爱运动是好事,但建议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运动,在运动前一定要充分做好热身和准备活动。“热身时要把关节都活动开,让肌肉伸展开,10到15分钟,微微出汗就行。”
吕波建议,运动时应当记住“酸加、痛减、麻停”这6个字。具体来说,感到肌肉酸胀时,还能适当加大训练强度;运动后如果出现疼痛,应减少运动量,适当休息;若是出现了身体麻木,则一定要停下来。
“运动损伤发生后,可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预处理:保护好受伤部位,避免再度受伤;适当负重,让肌肉不因受伤而‘休息’;及时冰敷;加压包扎患处;抬高患肢。”吕波表示,“如果运动时受伤了,并且感到疼痛,可以进行这样的早期处理,处理完之后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会有改善,疼痛、肿胀会减轻一些。”
黄斌特别提醒,“受伤后第一时间到医院处理可以尽快接受正规且正确的治疗,能尽早康复,也能有效避免二次损伤。”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