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愿景
他们激励自己
为“小目标”努力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15日 来源:桂林晚报
2023年,踏上新一年的奋斗征程,人们都朝着心中那份美好而前行。不少桂林人都在网络社交平台的朋友圈里立下了“小目标”“新愿景”,他们有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也有执着追求梦想的创业者,还有立志新发展的非遗传承人……也许他们的愿望和梦想并不是那么宏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向着定下的目标拼搏,一个个小目标,构成了他们努力追求的美好生活。
组建小家庭 带家人游北京
扎个丸子头,一身休闲装,一双运动鞋……这是陈玉洁每天的装扮。23岁的她,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每天都在努力钻研业务。说起晒在朋友圈的新愿景,陈玉洁会心一笑,她说最大的愿望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去年,陈玉洁从黑龙江一所本科院校毕业,顺利考上了如愿的单位,目前在桂林平乐县一乡镇政府上班。谈到自己的男朋友,陈玉洁露出了幸福的笑脸。陈玉洁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学,也是大学同学。今年他俩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并准备在老家县城置办一套小房子,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实现他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
今年陈玉洁还有个小目标就是带上家人去趟北京。“我每个月的目标是攒下两千元,半年后带上父母和弟弟去北京旅游。”陈玉洁对记者说。
陈玉洁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父亲在县城打零工,家里还有比自己小10岁的弟弟。陈玉洁打小就非常懂事,知道父母赚钱不易,弟弟年纪尚小,家里的生活负担重。参加工作后,她每天省吃俭用。“带他们出躺远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未来我就是他们的依靠。”陈玉洁说,北京是我们全家人都向往的地方,带上家人一起去旅游,这是我小时候就树立的梦想,如今我终于等到大学毕业了,终于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新年搬新家 享美好生活
阳光普照,超大阳台的落地窗边,白纱被风吹拂着,我端着咖啡,眺望远方……这是冯文婷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如今,她的理想生活将在今年成为现实。
冯文婷是桂林本地人,一名舞蹈老师,家里有两套房子,但都比较老旧。为筹备创业资金,成立舞蹈工作室,冯文婷老师不得已卖掉了其中一套房子。
“现在我们和父母一起住在火车站附近的老小区,生活总是要向前看,改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之一。”冯文婷说。她希望能够给老人家独立的生活空间,让父母安享晚年。
冯文婷热爱舞蹈,舞蹈是她终生的事业。如今,她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两个舞蹈工作室,十年来她培训过的学生有近万人。“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家里。我对家非常重视,对品质生活一直都非常执著。”冯文婷说。
她和爱人仔细商量后,决定在临桂新区买套面积较大的房子,让全家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更好提升。去年10月,她在临桂新区购买了一套现房,为新生活迈出了一大步。
冯文婷的新房目前正在装修中,预计要花30万元的装修费。“装修进展很顺利,等定制的柜子安装完成就可以打扫卫生了。”冯文婷期待地说,装修好后要让房子通风3个月,最快也要今年6月份才能入住。“我们也不着急,到时能在新家过新年,就心满意足了。”冯文婷说道。
“我们都想把生活过得美好。一想到今年就能住新房,每天都很开心。”冯文婷笑着说。
在传承中求变 让非遗绽放光彩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旅游市场强势回暖,各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街头巷尾也满是烟火气。
李岢是一名手工艺从业者,多年来,她在东西巷的一间铺子经营着非遗壮锦、团扇等极具壮乡风情的各类纯手工工艺品。
李岢介绍,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是一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工艺品。这些年以来,她用壮锦设计创作出了很多作品,比如壮锦的绣球、瑞虎、福兔等。
李岢说,今年春节,店里客流量多了很多,订单数也翻了倍,有时店里的顾客虽不多,但是在线上询问的顾客只增不减。
去年,李岢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对于自己工作室的发展,她有着自己的想法。“非遗源于生产生活。非遗的生命在于保持和生活的连接,而这种连接直接表现为人们日常对非遗的消费。”李岢说,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必须促进非遗消费。而要促进非遗消费,必须丰富非遗消费方式和消费场景。
在春节期间,除了一直不停地做着手中的订单,她还在心里定下了计划。以往,店里的东西多是以观赏类为主,今年她要扩充店内的种类,特别是增加实用性的物品,比如用壮锦制作而成的包和服饰等等,同时她还打算到百色、河池等地了解更多壮锦文化,然后再将其与桂林山水文化等相结合,创新出更多的精品和特色产品。
“非遗要在传承中求变,才能绽放出新的光彩,从而让更多的非遗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李岢说,除了定好今年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未来她还想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性的非遗产品,并对标不同的受众群体,创作设计出不同产品,满足普通大众及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
记者周子琪 韦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