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产品接连不断 创意点子层出不穷
今年以来 桂林文旅持续焕新出彩
桂林晚报
2025年06月16日
今年以来,我市推进实施“文旅焕新”行动,助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上半年,各级文旅部门、景区景点持续焕新升级,不断丰富文旅市场供给,用诚意满满的爆款产品、创意点子、新奇玩法以及细致周到的服务,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营造了多元的文旅体验和出游环境。
AI赋能
科技与文旅擦出奇妙火花
时下,人工智能最为热门,我市不少景区景点趁势引入,让科技与文旅擦出了奇妙火花。
4月中下旬,阳朔遇龙河景区工农桥码头人气颇高。不少游客乘坐竹筏游览完山水美景后,上岸惊喜发现有一台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正在热情跟大家打招呼。挥手、握手、飞吻……酷炫的外形科技感满满,引起许多人驻足观看。
据悉,这台人形机器人是广西首台宇树科技G1 EDU人形机器人。它高1.32米,重约35公斤,有着极高的灵活性,不仅能与游客互动,提供十足的情绪价值,还能在景区关键区域独立巡逻,有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等功能。
进入“五一”假期,在智能科技加持下,各景区景点出现了大批“科技+文旅”新玩法。
象山景区二号门,AI拉花咖啡机器人上岗即受热捧,游客们排队体验“舌尖上的高科技”。拥有极高效率的双机械臂,精准勾勒出象鼻山、漓江竹筏图案,游客们手捧专属“山水咖啡”,与象鼻山同框留影。冰激凌机器人也同步上岗,为游客们定制一份清凉,让大家感受科技带来的甜蜜。
在阳朔遇龙河景区,一批“智能员工”——机器狗上岗了。它们和游客互动,热情打招呼,完成高难度后空翻、炫酷太空步、灵活扭身跳等,通过语音交互系统进行智能喊话,在客流高峰时段协助疏导游客,并提供路线指引等贴心服务。
在灵渠景区,AI人形机器人亮相,握手、合影、跳舞,与游客频频互动,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在漓江景区磨盘山客运港,3只“机器狗”伴随音乐旋律,头顶彩色绣球,身披手工刺绣醒狮服,憨态可掬的模样一亮相便成为“显眼包”。
除了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漓江景区重磅推出的“AI文创旧报纸拍摄机”,一键为游客生成新颖的“桂林山水头条”旅游纪念。站在拍摄机前,游客们摆造型、选模板,留下格外有仪式感的“旧报纸”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收获亲朋好友点赞。
玩法升级
让景区景点的魅力加倍
无论是节假日或传统淡季,各景区景点总能推陈出新,让广大游客时刻感受桂林文旅的魅力。
“广西三月三”假期,秀峰第十四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荟、“文旅焕新”启动仪式暨欢乐巡游活动盛大开启。除了传统的巡游队伍,复古机车队、龙狮、傩舞、巡游、街舞表演和哪吒Cosplay等,来到两江四湖,用沉浸式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碰撞的方式,为游客们带来绚丽多彩的视觉盛宴。
阳朔县白沙镇“金龙巡游”项目全面焕新升级,迎来2.0版本。在保留“金龙巡游”基础上,新增了“刘三姐唱山歌”“鱼鹰捕鱼表演”“龙凤呈祥”等,融合现代光影技术,在遇龙河畔演绎“中国式浪漫”。由77张竹筏首尾相连的近千米金色巨龙蜿蜒在河面,山水倒影与璀璨灯光交织,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摄。
位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雁山园已有百年历史,被誉为“岭南第一园”,园内能看到山之秀、水之丽、洞之奇、树之异,也被称为桂林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园多次升级玩法。“五一”假期,雁山园举办了“岭南名园·古今对话”文化体验季活动,推出民国变装站、民国主题巡游、岭南文化市集等,以沉浸式、多元化的文化场景,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鲜活度的文旅盛宴。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雁山园再次穿越回到古代端午雅集,游客们听古琴弹奏《离骚》,感受屈原笔下的家国情怀;亲手缝制端午香包,填入艾叶、菖蒲,为家人祈福;学仿宋点茶、插五瑞花篮、绘香草扇,在动手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
4月下旬以来,不少游客发现兴安灵渠景区焕然一新。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经过5个月的综合保护与提升工程,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
据悉,灵渠景区此次升级涵盖水街风貌整治、古建筑修缮、光影工程打造等,不仅重现了古运河的壮丽风貌,更通过科技赋能与业态创新,让游客们漫步在景区里,能看栩栩如生的大型浮雕、水街两旁明清风格的骑楼、现代科技加持的讲古堂等。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