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白鹭的自白:
我在会仙安家生娃
桂林晚报
2025年06月11日
我,一只白鹭,你可以叫我小白,此刻正在桂林会仙湿地湛蓝的天空下自由翱翔。今年,这片土地比我记忆中任何一年都更热闹,也更让我安心,越来越多的伙伴选择这里作为安家的天堂。
记得先辈们说过,它们沿着古老的“东亚—澳大利亚”航线年复一年地迁徙,路过这里时会短暂歇脚。那时的湿地,远没有现在这般广阔和丰饶。
当我飞越这里时,湿地已经变了,让见多识广的我也流连。
这里,有我的“游乐场”。那些曾经被分割成块状的鱼塘,已一点点褪去人为的痕迹,重新融入了湿地的怀抱。浑浊的水域变得清澈,岸边被绿意覆盖——水杉挺拔,乌桕舒展,柳枝轻拂水面。人们用木头桩子加固了河岸,亲水的植物让水流更温和,也让我们筑巢的根基更稳固。这不正是这片湿地最自然的模样?
这里,有我的“食堂”。鱼儿在水草间穿梭,虾蟹在浅滩掐架,我们不必再为填饱肚子而长途奔波。在湿地边缘生活着我们的“邻居”,我和伙伴飞临水面捕食,人们从不捕杀驱赶,只是静静地守护,一位农民伯伯还笑着丢给我一条禾花鱼。在这里,人不再是威胁,而是可以共享天地的伙伴。
这里,就是我的家。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刺耳的噪音和惊扰,高大的树木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庇护所。看,就在毛家码头附近那片阔叶林的最顶端,密密麻麻都是我们新建的鸟巢。今年春天,我和伴侣也加入了筑巢大军,精心挑选树枝,搭建起一个结实的摇篮。当我们的第一枚蛋破壳,雏鸟嗷嗷待哺,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放眼望去,许多鸟巢都像我们一样,上演着生命的奇迹。
有时,我们也会飞出湿地,“闯荡”市区,车水马龙、市井烟火尽收眼底,没人把我们当“外人”,我感到安全又幸福。如果你常抬头仰望天空,看到我们如白云般成群掠过天空,听到我们欢快的鸣叫,那你就会了解,一群白鹭用翅膀和生命,为这片美丽和谐的家园投下了珍贵的信任票。
如果可以,我想永远留下,就做一只“桂林鹭”。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