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持续 影响18省份
北方沙尘一直吹到了海南岛
桂林晚报
2025年04月14日
连日来北方的极端大风,导致沙尘大范围传输,一路向南,跨过长江、进入华南,最远抵达海南省的北部,形成了近年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13日,北到新疆和内蒙古、南到广东和海南,全国18个省份有扬沙或浮尘天气。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还将持续多久?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广
中央气象台13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地面大风和沙尘传输影响,预计13日8时至14日8时,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东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和南部、山西西部、河北西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贵州中部、湖北中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和西南部、广西东部、海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饶晓琴说,这次沙尘天气影响到这么偏南的地方还是比较少见的。上一次沙尘如此远距离传输,还要追溯到2010年3月,最远抵达了我国的福建和台湾。
连日来,沙尘天气过程由北而南范围逐渐扩大。
1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和沙尘暴蓝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雨雪、强对流、沙尘)三级应急响应。
11日,北方地区出现大风,甘、宁、晋、京、豫局地达到14级至15级。新疆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黄淮中西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新疆和田、内蒙古阿拉善和鄂尔多斯、甘肃武威和白银、宁夏、陕西延安和宝鸡、山西运城、河北衡水和邢台等局地出现沙尘暴。
12日,强劲大风继续席卷北方地区,平均风力达到5级以上,阵风风力普遍达到8级至10级,内蒙古宁晋京津冀豫吉局地风力达到13级至14级。大风影响下,沙尘由北向南蔓延,跨过长江,抵达华南,南方大部地区出现浮尘天气。
据了解,根据我国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依据标准气象观测场10米高度处的风速大小,将风力等级依次划分为18个等级。11、12级或以上的风在陆上很少见,多见于高海拔山区,这些地方可能会在地形“狭管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局地的强风天气。
三大原因使沙尘大范围扩散
“从气象监测来看,4月10日至1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沙尘天气,最远传输到了重庆、贵州、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海南北部,普遍都观测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饶晓琴说。
饶晓琴分析,造成本次大范围沙尘天气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极端大风导致的沙尘天气强度大,达到强沙尘暴等级,在上游沙源区的起沙量非常可观。
其次,沙尘传输高度高。在高空强风作用下,沙尘气团移动速度快,沿偏北路径长驱直入,传输到西南、江南、华南等地。
三是南方地区的降水结束时间早。沙尘天气基本是追着雨跑的,降水刚结束沙尘就来了,缺少降水的清除沉降作用,导致沙尘传输过程中沉降少,一路向南抵达了海南北部。
本次沙尘天气影响期间,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恶化,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沙尘天气还将持续多久?
根据中央气象台13日6时发布的大风橙色预警,预计13日北方地区多地仍有5级至7级大风,阵风8级至10级。大风较前一天有所减弱,但冷空气的影响仍在持续。
“13日,南方地区风力明显减弱,浮尘天气将会出现较长时间滞留,预计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华南等地沙尘天气将持续到14日上午。”饶晓琴说。
气象专家提醒,沙尘影响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户外活动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佩戴好口罩。
■相关链接
国家电网全力应对极端天气
20省份主网平稳运行
针对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国家电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调配抢修力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截至13日9时,共投入9.4万人、2.2万台车辆开展应急响应,配置发电机9417台、发电车2412台。目前本轮大风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的20个省份主网总体运行平稳。
在保障民生用电最前线,各地电力公司迅速行动。4月12日,北京平原地区阵风风力持续加大,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等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国网北京电力安排4300余名应急抢修人员携270多台中低压发电车、350多台小型发电机在全市分区驻扎,调派4支300余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携带照明灯塔、充电方舱、油锯等应急装备,提前驻点布防。
国网冀北电力依托输电可视化、微气象监测、覆冰舞动监测等装置,开展可视化不间断轮巡,组织552支抢修队伍和56支应急救援基干分队,总计5200多名专业抢修人员奋战在应急抢险一线。
在持续降雪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国网蒙东电力重点加强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枢纽站等特巡特护,落实防外破、防大风、防覆冰等措施,安排特巡队伍644支、8052人次、车辆827台次、无人机336架,对辖区换流站、变电站、线路开展特巡,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