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圩对唱 竹舞飞扬 五色饭香
桂林乡村多彩民俗庆“三月三”
广西三月三期间,桂林各地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各乡镇纷纷举办独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游客可以参与打油茶、抛绣球等民俗活动,品尝五色糯米饭等传统美食。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民俗体验和难忘的节日回忆。
民俗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3月29日,“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桂林东漓古村嗦粉斗茶歌圩会暨“焕新桂林·共创共享”2025年桂林市新媒体宣传季启动仪式在灵川县大圩镇举行。活动中,桂林各县(市、区)的油茶代表队同台竞技、以茶传情。
活动现场,桂林面塑、扎染等琳琅满目,牌灯、舞龙舞狮、节令鼓等传统表演再现民俗风情。108盏牌灯在草龙、布龙的带领下震撼巡游,雄壮浑厚的二十四节气鼓点燃全场激情。
本次活动从3月29日持续至4月1日,活动期间,每日分时段举办文创集市、民俗活动表演、篝火音乐会等活动,还有“全民K歌”环节为爱唱歌的游客提供“嗨唱”舞台。
近日,灵川县大境瑶族乡的瑶族同胞们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邀请八方游客一起唱山歌、跳竹竿舞、打糍粑、做五色糯米饭、品斋茶,共庆广西三月三,展现出浓郁的瑶族风情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3月28日,阳朔大榕树景区里人声鼎沸,“山歌好比春江水——2025广西三月三民歌擂台赛”在此举行。15支来自广西各地的民歌队伍齐聚千年古榕下,以《福到客家村》《好生活放在歌里过》等曲目展现原生态山歌的质朴与创新。
3月29日晚,阳朔县白沙镇“金龙巡游”项目迎来全面升级。在遇龙河畔,77张竹筏首尾相连,形成近千米的金色巨龙蜿蜒河面。升级版巡游新增了“刘三姐唱山歌”“鱼鹰捕鱼表演”“龙凤呈祥”等项目。来自广东的游客何志青感叹:“阳朔今年的广西三月三活动比往年更盛大,文化风俗的多元与精彩让人难忘。”
阳朔其他乡镇也纷纷亮出绝活,将传统民俗玩出新花样。高田镇的趣味竞技赛区,三人板鞋、背篓接球、“猪腿”拔河赛引得游客笑声不断。普益乡通过绣球制作、艾粑品尝、竹竿舞等活动与游客互动。
3月31日起,广西14城联动大直播《广西三月三 越夜越美丽》聚焦阳朔夜经济,通过镜头向全国观众展示“越夜越精彩”的阳朔。阳朔县文广体旅局负责人表示,活动期间将持续收集游客反馈,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服务品质。
此外,在今年广西三月三假期,全州县通过举办第三届“中国体育彩票”杯188篮球城市争霸赛、首届歌手比赛、百姓大舞台会演、“石榴花开向未来”民族民俗展演、“水韵书香”阅读推广等12大板块构成“三月三 大美全州欢迎您”系列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体验,展现了全州多元魅力。
下转03版
歌圩对唱 竹舞飞扬 五色饭香
桂林乡村多彩民俗庆“三月三”
上接02版
校园变身民俗课堂
连日来,阳朔各所学校开展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校园里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气氛。高田镇民族学校举办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设置“大象拔河”、踩高跷、滚铁环等项目;福利镇龙尾小学的学生们穿上瑶族服饰,载歌载舞欢庆“三月三”,展现了山区教育的艺术之光;阳朔县实验小学组织竹竿舞表演,孩子们敏捷跳跃的身影赢得阵阵掌声。
3月26日,灵川县三街镇中心校举行以“民族团结心向党 百花齐放三月三”为主题的校园民族特色和广西三月三文化展出活动。千余名师生身着民族服饰,通过歌舞展演、文化展示、抛绣球等民族特色活动,沉浸式体验广西三月三的魅力。
近日,临桂区两江镇车梁村和城联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俗特色活动,孩子们欢聚一堂,通过唱山歌、跳竹竿舞、走板鞋、抛绣球、品美食等活动迎接广西三月三的到来,在孩子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家长们纷纷表示,广西三月三多彩民俗活动来到校园,能让孩子们从小体验传统民俗节日的氛围,培养孩子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记者韦彦青 周子琪 通讯员乔小娟 黄勇丹 钟玲丽
邓琳 王道梅 徐仁秀 胡艺 秦文宇
嗨唱“三月三”
“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嗨,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嘿嘹嘹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咧,嘿嘹嘹啰……”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对山歌是最热门的过节活动,众多市民游客在欢歌笑语中嗨唱“三月三”。
上午,桂林市第三届“嗨唱歌圩节”大型实景山歌会在两江四湖景区举行,身穿各式民族服装的表演人员齐聚榕湖,分布在岸边舞台、栈道、九曲桥、湖心岛石船画舫等处,不少市民游客也早早来到岸边。随着山歌声响起,“刘三姐”乘坐排筏出现,一边唱山歌一边挥手与市民游客互动。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榕湖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天,西清桥和杉湖、桂湖、木龙湖沿岸设置了多个表演台,游船经过时,岸上的表演者载歌载舞与船上游客对歌、挥手祝福。
榕湖岸边,来自广东佛山的余女士和姐妹们也拿出山歌歌词练唱。“我们特意3月30日坐动车来,就是想感受广西三月三喜庆热闹的氛围,山歌蛮好学,我们准备找几个‘阿牛哥’对山歌,检验一下练习效果。”余女士笑呵呵地说。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朱清特意换上了漂亮的民族服装,在古南门沉浸式感受体验快乐的“三月三”,找了一位“阿牛哥”,现场对唱起经典电影《刘三姐》中的《茶山对歌》。“桂林的节日氛围和民族风情非常浓厚,看到大家又唱又跳,乐在其中,我也被感染了!”朱清说,以前来桂林就是看风光,这次是专门来桂林过“三月三”。
当天,在东西巷的三姐有戏剧场里,演员们为观众重现了《刘三姐》电影里精彩对歌环节,还邀请了游客上台一起体验唱山歌。象鼻山景区也非常热闹,桂林之美艺术团以山水为幕,歌舞传情;七星景区里,桂林本地艺术团队唱山歌、抛绣球,让游客体验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记者邢刚 滕嘉 文/摄
公安部提示
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交通安全
清明节临近,公安部3月31日发出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交通安全提示,长短途流量交织叠加,气温高低交错风险突出,驾车出行需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
公安部结合近年来清明节假期交通事故特点研判,2025年清明节假期道路交通流量交织叠加,4月上旬气温转暖,祭扫流、踏青流、务工务农流交织叠加,高速公路、进出城主要通道、近郊主次干道的道路交通环境将更加复杂,交通安全风险大。墓区周边道路事故多发易发,城郊、山区道路条件差,部分群众为避开高峰选择晨曦时段出行,存在车辆落水、翻坠风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风险上升,当前物流货运繁忙,部分高速出口出现缓行的概率高,追尾、剐蹭事故风险加大。农村集体务工务农出行突出,小客车、面包车违法超员和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肇事风险突出。局地雨天出行安全风险加大,易引发车辆追尾相撞、侧滑侧翻事故。
公安部提示,假期自驾出行,要提前关注当地天气、路况信息,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路线,尽量错峰出行;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分心驾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要牢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勿酒驾醉驾。高速公路行车,要时刻保持安全车距,遇拥堵、缓行路段,不要随意穿插,切勿占用应急车道;发生交通事故或故障,要“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切勿在出口处急刹、急停、突然变道、冒险倒车。驾车前往陵园墓区,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道路,要时刻保持安全车距,减速慢行;注意避让行人、规范停车,避免造成人为拥堵。假期乘车出行,不要乘坐站外拉客拼团“黑车”、超员客车及非载客车辆,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发现违法行为主动举报。
据新华社
层高不低于3米 4层及以上设置电梯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落地
为适应人民群众提升居住品质的需要,住房城乡建设部3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新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
新规范规定了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新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建筑技术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对住宅品质提升有了更高需求。新规范结合我国近年来住宅项目建设实践,在对现行住宅标准实施情况评估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提出了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将更加有力支撑城镇住宅高质量发展。
据新华社
跳竹竿舞、对唱山歌、抛绣球、品美食……
桂林多所学校欢庆广西三月三
本报讯(记者唐霁云)连日来,桂林多所学校掀起民族文化热潮,各校纷纷以广西三月三为契机,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
3月26日,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学以“石榴结籽聚成团 非遗传承谱新篇”为主题,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活动在激情洋溢的壮乡山歌对唱中拉开帷幕,婉转悠扬的歌声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在随后的非遗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参与制作民族美食并创新摆盘,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理解了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操场上,孩子们踏着节拍轻盈地跳起竹竿舞,用剪刀剪出精美的剪纸作品,在讲解员的指导下用植物染料创作出纹样各异的扎染作品,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神奇魅力。
当天,桂电幼儿园也以“多彩三月三 缤纷民族情”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穿上五彩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竹竿舞,用稚嫩的童声唱响《山歌好比春江水》,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团结合作的力量。
3月27日,临桂区环湖小学举办了第八届“三月三”民族文化艺术节。此次民族文化艺术节上,师生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通过欢快的竹竿舞、悠扬的山歌对唱、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等精彩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当天,师生、家长们欢聚一堂,共同品尝了五色糯米饭、竹筒饭、糍粑等极具特色的民族美食。活动期间,现场还展示了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大家通过绘画、编织、剪纸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元素。
3月28日,临桂区会仙镇矮山中心小学开展“多彩三月三 共筑民族情”民族风情文化活动,师生们身着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共同庆祝节日。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民族舞蹈和歌曲表演,大家亲手制作彩蛋、铜鼓、绣球、刺绣等手工艺品,师生们一同跳起了竹竿舞、对起了山歌,体验了抛绣球、投壶等,还品尝了五色糯米饭、艾叶粑等传统美食,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西山小学开展“面塑指尖舞
情浓三月三”学习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林扬 通讯员杨芳)在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中,3月28日,市西山小学以“翰墨+非遗”校本课程为载体,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别出心裁的“面塑指尖舞 情浓三月三”的项目化学习主题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一块块普通的面团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绣球、壮娃等富有壮乡特色的面塑作品。师生们还以“三月三”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有象征着壮族文化精髓的铜鼓,有寄托着美好愿望的绣球,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壮锦帽子,有描绘了欢歌笑语的节日场景和展现独特的服饰文化和风俗的绘画作品。一件件作品都蕴含着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广西三月三节日的浓厚氛围。此次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翰墨+非遗”的传承与展示,更是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高速公路“路警企”开展
“广西三月三·相约游桂林”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林扬 通讯员吴成燕 黄溶惠)为弘扬民族文化,深化“服务区+旅游”发展,近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发展中心桂林分中心、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四支队第一大队等高速公路“路警企”一路多方单位在桂林服务区开展“广西三月三·相约游桂林”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竹竿舞表演、山歌对唱等节目轮番上演,让司乘人员在休憩之余,近距离感受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身着壮族服饰的工作人员还送上象征吉祥的绣球和迎宾茶,让每一位司乘人员都能感受到广西人民的热情好客。
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区,来自桂林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游客驻足选购。同时,活动现场还推出旅游咨询服务,推介桂林优质旅游资源和精品旅游线路,并推出优惠活动,激发游客出行兴趣。
此外,志愿者们还在现场开展高速公路安全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安全出行宣传册,提醒司乘人员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
竹竿舞庆佳节
3月30日,在客世界广场上,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抱着不敢参与竹竿舞的小朋友跳舞,一起体验广西特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记者滕嘉 摄
4月1日迎“年度最大蛾眉月”
4月1日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
什么是蛾眉月?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天文科普专家为您详解。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呈现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月相,即月球的“相貌”,平均变化周期是29.53天。月相随着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改变。“当日、地、月三者连线的夹角为45度时,我们看到的月相就是蛾眉月。”
“蛾眉月是月相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它在农历上半月和下半月各出现一次,分为新月蛾眉月和残月蛾眉月。”王科超解释,新月蛾眉月一般在农历初三、初四前后的黄昏时分出现,亮面朝西,像一个反写的英文字母“C”;而残月蛾眉月则在农历二十五、二十六的黎明前出现,亮面朝东,呈“C”状。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就是新月蛾眉月的景象。
所谓“年度最大蛾眉月”,指的是月相为蛾眉月时,月球同时运行至近地点附近,此时蛾眉月的视直径较大。王科超说,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椭圆形,在运行过程中,其距离地球时远时近。通常蛾眉月出现时,月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公里,而今年4月1日“最大蛾眉月”出现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6.3万公里。
由于农历乙巳蛇年是农历闰年,有13个月份,因而蛾眉月会出现13次。4月1日的蛾眉月是13次蛾眉月中离地球最近的一次,也是2025年度离地球最近的一次,其视直径比最小蛾眉月大10%以上。王科超建议,当天公众可选择日落时分,向西南方向观测,此时月亮较为明亮,即使在城市中也能看到。
据新华社
广西昨起发放“33消费券”
超200万张 涉商超百货、住宿、餐饮三大民生消费领域
3月30日,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3月31日起,自治区商务厅将聚焦广西三月三、“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围绕商超百货、住宿、餐饮三大民生消费领域,联动全区14个设区市、超万家企业,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发放超200万张“33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即日起,消费者可通过“广西商务”微信公众号、广西云App首页获取最新领券攻略,共享这场惠及全民的消费盛宴。
商超百货领域消费券分批发放。第一批22.42万份(近90万张)33元超市百货消费券包,于3月31日广西三月三节日当天,通过“云闪付”App一次性发放。每份33元超市百货消费券包,内含“满100元减20元”消费券1张、“满25元减5元”消费券2张、“满15元减3元”消费券1张。消费者领券后可在参与活动的商场、超市等商家享受满减优惠。
住宿消费券将联动“一键游广西”旅游服务平台发放,共计发放超2万张。自3月31日起,每天上午10时发放8折住宿消费券,每笔订单最高优惠200元。消费者登录“一键游广西”微信小程序进入活动专区领取后,通过在线预定参与活动商家的客房时可直接抵扣房费。
餐饮消费券共计发放超10万张,分“满180元减35元”“满100元减20元”“满25元减5元”三档面额。自4月2日起,每周五上午10时发放,消费者登录美团App搜索广西“33消费节”即可进入餐饮消费券活动专区领券,并在参与活动的商家购买餐饮团购套餐时享受相应满减优惠。
据介绍,本届“33消费节”将持续至6月底,后续还将推出企业专项消费券等活动。
据《广西日报》
春耕
春日渐暖,近日,临桂区会仙镇的田野上机声隆隆。一名村民正驾驶农机翻整土地,犁铧过处泥土翻涌,为将来的丰收播撒希望。 记者滕嘉 摄
市市场监管局开展
家电维修行业专项整治
本报讯(记者周子琪 通讯员刘勇)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啄木鸟公司等平台企业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对全市家电维修行业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维修资质公示、服务价格透明性、维修记录真实性及消费者投诉处理等情况,对存在“无病乱修、小病大修”、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做到从严从快依法处置。针对辖区内2处为闭门状态的啄木鸟公司网点,市场监管局实施了电话诫勉与云端指导。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网监消费科负责人表示,市民若遇家电维修纠纷,可保存票据、聊天记录等凭证,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投诉维权。
起火后住户冲上顶楼关门阻烟 消防人员点赞“自救得当”
针对这些火情 如何选择有利逃生路径
近日,秀峰区官桥村一居民楼发生火情,两名住户冲上顶楼躲避黑烟,并成功等到消防员前来救援。消防人员表示,两人选择了正确的逃生路径,最大限度保护了人身安全。
刘女士是其中一名住户,她说,当时她在4楼,发现楼下起火后,不敢贸然穿过黑烟,而是往楼上走。5楼的一名租客与刘女士相遇,两人爬上了顶层。“我们把门关上阻止黑烟,还用衣物蒙住口鼻,选择待在空气流动较快的地方,尽量减少吸入烟尘,等待救援。”刘女士说。
秀峰消防救援大队队员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一队人员灭火,一队人员前往楼顶救援。最终,消防队员成功灭火,并解救了刘女士和另一名租客。
秀峰消防救援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当时的情况看,两人选择逃往楼顶、封闭烟路的做法为等待救援争取了时间。
据介绍,针对不同火情,逃生自救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野外遭遇火情,应该第一时间确定风向,往上风处逃生,能减少被波及的可能。同时,需要学会利用地形,寻找隔火带,例如植被稀少的空旷地带、有水流经过的河滩,都能起到类似作用,往这些方向逃生是正确的选择。
针对高层楼栋起火,如果有特定的“隔火层”,这里一般都会有隔火门、通风道等设施,可以优先选择到这里等待救援。
如果是在家里遇到屋外火情,可以先打开房门确定大致情况,如果烟气已到门口,切勿冒险穿过黑烟,而应回到家里,选择洗手间进行躲避,并用水不断给洗手间门降温,用湿毛巾封住缝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等待救援。另外,对于楼层较低,且火势没有大面积蔓延的情况,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遭遇火情,居民往往是第一行为人,选择正确的逃生自救方式,能大大增加生存概率。”一位消防救援队员介绍。
记者陆鑫
市民政部门开展
心理精神健康科普宣传
本报讯(记者李贝)近日,由市民政局、永福县民政局主办,市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爱不设限,精康有光”世界社工日·无障碍心灵关怀活动在永福县精神健康关爱服务站举办。
活动中,社工通过知识图册、宣传单、转盘问答等方式,向居民科普社会工作与精神健康知识,并详细介绍精神康复服务。针对常见精神障碍及误区,社工现场解答居民疑问,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桂林学院联合桂林博物馆
开展桂学文化推广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钟锟 记者唐霁云)日前,桂林学院桂学宣讲团的师生携手桂林博物馆专家团队,走进雁山区大埠乡陶家村小学开展桂学文化推广活动。
活动现场,桂林博物馆专家以“梅瓶版画”为主题,讲解桂林明代梅瓶的历史故事。随后,桂林学院桂学宣讲团的同学们以诗歌为媒,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文化特色,并深情演绎壮族诗人黄芳荣获全国第十三届“骏马奖”的作品《落下来》。在互动环节,陶家村小学的孩子们亲手体验梅瓶版画制作,大家热情高涨,在创作中深化对本土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