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龙胜段活动启动
桂林晚报
2024年11月21日


↑11月20日,“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龙胜段活动启动仪式在江底乡泥塘村龙胜森林公园门前广场举行。

↑队伍在红军岩旁合影。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11月20日上午,由桂林市融媒体中心、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龙胜段活动启动仪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举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桂林管理部、广西桂林漓江农村合作银行、桂林建筑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市象山区博雅双语学校、灵川县第一幼儿园、灵川县第三幼儿园、龙胜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代表、群众代表等5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据了解,“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龙胜段活动为期3天。首日路线经过泗水乡白面瑶寨、布尼梯田、细门红瑶寨、里排壮寨等地,全程12.5公里。
上午10时30分,庄严的授旗仪式结束后,队伍从江底乡泥塘村出发,沿着先辈的足迹,用脚步丈量红军当年的革命道路,感受红军的信念与精神。
1934年12月初,红军突破湘江后翻越老山界进入龙胜地界,在龙胜境内历时10天,不仅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还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宝贵的长征精神。据了解,在“重走长征路”过程中,将持续开展听一堂党课、唱一首红歌、发一条推荐红色乡村朋友圈、吃一顿红军餐、做一件好事、支持一份乡村振兴农产品“六个一”活动,让参与者沉浸式学习感悟长征精神。
本次活动由龙胜县委宣传部、灌阳县委宣传部、兴安县委宣传部、全州县委宣传部、资源县委宣传部、灵川县委宣传部共同承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办。活动合作单位为广西桂林漓江农村合作银行,由桂林广播电视知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桂林红程文化有限公司执行。
追寻红色足迹 体验民族一家亲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龙胜段首日活动见闻
11月20日上午10时30分,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泥塘村,来自广西桂林漓江农村合作银行、桂林市象山区博雅双语学校、桂林建筑规划设计集团、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分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桂林办事处等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500余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纪念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重走长征路”龙胜段活动启动仪式。
桂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敬东,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谢子卿,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张小明,龙胜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魏勇,龙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凌熙等相关领导为参加活动的各支队伍授旗。
虽然昨天气温骤降至13℃,参加活动的队员们依旧热情高涨。一声“出发”,广场上红旗飞舞,“重走长征路”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行程的第一站是白面瑶寨。队伍逐渐走进山中,大家都被道路两旁的美景吸引。白面瑶寨位于龙胜温泉省级度假区内,寨中居民是清一色的红瑶少数民族。
1934年,红三军团进入龙胜并驻扎在白面瑶寨附近的矮岭村。由于连年征战,加上国民党散播了大量对红军不利的谣言,当地红瑶群众非常恐慌,在红军抵达前纷纷躲进山林。为了消除隔阂,红三军团4师首长在白面瑶寨旁一块被称为“龙舌岩”的巨石下会见了当地瑶族头领,向他们宣讲了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及民族政策,消除了他们对红军的偏见和误解。
为鼓励当地群众继续革命,红军送给他们一些枪支和弹药,并在这块巨石上刻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傜民”(当时,瑶族等少数民族被轻视,名字上带有反犬旁,如“猺民”等。红军倡导民族平等,将“猺民”改成“傜民”,后又改为“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这块巨石后来被称作“红军岩”。
“在红军到来之前,当地瑶族民众在谣言的误导下对红军的态度是‘恨、怕、打’。经过十多天的接触,瑶族民众不仅解除了误会,还有不少人愿意跟着红军走。”在“红军岩”四周,队员们围坐成一圈,听工作人员讲解当年红军与瑶民的故事。现在的“红军岩”已被精心保护起来,上面镌刻的标语依旧清晰可见,周围的石碑上还写着不少当年发生的红军故事。
“山里的空气好舒服啊。”“快看,底下的河水特别清。”……告别“红军岩”,队伍沿着龙胜温泉森林国家公园的公路继续向前行进,看着道路两旁的风景,队员们纷纷发出感叹。队伍行进的这条步道沿着山谷而建,谷底就是清可见底的寻江,道路两旁是成片茂密的森林,还不时有鸟鸣传入耳中。走在这如画的风景当中,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长途跋涉的疲惫也减轻了几分。
队伍下一站抵达的是泗水乡周家村的布尼梯田。来到寨子的入口处时,一排身着红瑶服饰的妇女热情地招待队员们喝糯米酒,这是当地村民迎接贵客时所用的“拦门酒”,冒着热气的糯米酒酒味很淡,但是甜味十足,一扫初冬的寒意。“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寨子。”村口的瑶族妇女热情地向每一位队员问候,招呼大家到广场休整。身穿红马甲的队员和身穿红瑶服饰的村民,把寨子前的广场变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待所有队员都在广场上集结完毕,上午的行程告一段落。队员们搬来小马扎,在广场上吃起了午饭。也许是广场四周梯田环绕风景优美,也许是一上午的徒步行进让大家食欲大开,没多久队员们就吃完了午饭,开始在这片村寨里散步探索。
在广场上,一群学生样貌的孩子格外显眼。他们是来自桂林市象山区博雅双语学校的学生,也是昨天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年纪最小的一批队员。“虽然走得有点累,但是我还能坚持,我一定要向红军先辈们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努力走到终点。”一名学生激动地说。
在短暂休整之后,队伍继续向终点进发。午后的天气逐渐转暖,原本阴霾的天空也开始有阳光照射下来,天气的变化加上长时间的行走让不少队员额头冒汗。但不论是走在平坦的山间公路,还是攀登村寨间的山坡石板路,队员们依旧保持着队形,紧紧地跟随着排头的旗手,每一个人都在用行动践行着长征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一人歌声响起,其他队员纷纷应和,大家满腔的热情与感动全被融进了歌声里,嘹亮的歌声顿时响彻山谷。
“同志们,我们马上要抵达终点了!”随着排头兵的一声大喊,队伍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大家互相鼓励,加快了脚步。在终点处的马堤河口阻击战红军阻击阵地,走在前列的旗手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为后面的队员们加油鼓劲。
在午后的阳光里,队员们在终点处弹冠相庆,纷纷拿出相机手机合影留念,用兴奋的呼喊表达着胜利完成这次“长征”的喜悦。
记者阳聃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