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社会

06版:新闻故事

07版:读桂·社会

08版:八桂热点

09版:国内关注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10月15日

父亲的哲理

桂林晚报      2024年10月15日     
  ■董国宾

  父亲说:“活着不是为了和大多数人一样。”每走到人生的节点上,父亲就活成了自己的影子。在父亲蹒跚的影子里,我总能看到,生命的真总是站在夕阳中笑。
  前些年,父亲在农村老家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蔬菜,西红柿、朝天椒、黄瓜、扁豆、冬瓜,红红绿绿的满地都是。
  父亲整天在菜地里忙碌,别人对父亲种菜的方法却不认同。都说父亲种的菜虽好吃,但产量上不去,效益不高。还形象地比喻道,别人种菜能换回一头大牛,父亲种菜只能换回一头小牛犊。
  父亲不管这些,虽然种菜效益不高,也绝不跟风追随别人,只默默独守着自己的做法。父亲只固执地认准了一个理,种菜就要做个好菜农。菜是入口的东西,要环保,要好吃,味道要纯,要有品质。父亲不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更不种劣质菜,只按自己的方法科学种植,尽管收入不算多,但心里踏实。
  不承想,城里人看上父亲种的菜啦,好几家大型超市都把父亲的菜园作为蔬菜供应基地。他们说,父亲种的菜是绿色食品,城里人很喜欢。他们给出很好的价格,父亲种的菜他们专门负责收购,有多少收购多少,还签订了供销合同。就这样,父亲踏踏实实,辛勤劳作,用种菜赚来的钱,在家里盖起了新楼房。
  有的人在工作和经营上,常有不少小思想,爱耍些小聪明,总想走捷径,可往往到头来总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春播秋收,锄草施肥,一辈子没离过田间地头,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他有过挫折和磨难,但从没向命运低过头。从父亲认真地做好自己的种菜经历中,我看到了人一生应该操守什么。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开了一家羊汤馆,刚开业那会儿,生意还说得过去,后来一天不如一天。父亲听说羊汤馆生意不好,忙完农活就急急赶到城里来。父亲来的第三天,我就去外地出差了,临走对父亲说,要半个月我才能回来,羊汤馆的事你先照应着。
  父亲没文化,更不懂经营和管理,可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濒临停业的羊汤馆,硬是让父亲给盘活了,纯收入一天比一天多。
  出差回来后,我惊奇地请教父亲。父亲手一摆,淡淡地说:“小本生意,不要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羊肉汤按成本卖给顾客,一分钱不多收,搭些工夫不算啥,我们只赚酒钱和菜钱。咱对得起顾客,顾客才乐意到咱这里来。”别说,父亲的办法还真灵,现在羊汤馆的生意好起来,四面八方的顾客都喜欢来光顾。这不,我正盘算着扩大规模呢。
  细想起来,羊汤馆原本是小本生意,羊肉汤再只收成本钱,这生意怎有得做?可父亲只要认准了理儿,总是活在自己的影子里,绝不盲目模仿别人,也总显得和别人不一样。说实在的,若父亲当着我的面这样去做,我是不会赞同的。父亲是农民,没文化,只懂得锄草和种地,哪懂什么经营之道。只是父亲无论走到哪里,心里装的总是慈爱和宽厚,这或许就是父亲盘活羊汤馆生意的根源。
  说起来,父亲做事总那么笨拙,却一味地做着真实的自己。然而这一桩桩笨拙的事儿和父亲不一样的身影里,却又闪烁着生命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