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01版:头版

02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3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4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5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6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7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8版: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4月15日

固态电池技术升级引燃市场
商业化仍存痛点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15日     

  近期,各大车企、电池厂商纷纷官宣相关产品,固态电池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活跃。
  固态电池是锂电池的“终极路线”还是噱头大于实质?受访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市场上固态电池的进展反映出电池技术的进步,但严格来讲,大多数产品只能称为“半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概念搅动市场
  随着固态电池量产上车等消息发酵,固态电池在资本市场的热度再次被引燃。连日来,固态电池板块全面爆发,德福科技、翔丰华、三祥新材、丰元股份等10余股封板,嘉元科技、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利元亨等多股涨超10%。
  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来替代液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和全固态等多种类型,主要根据电解液的含量来区分。
  “目前市场普遍将锂电池中电解液用量减少90%,上下可浮动5%的电池,视为半固态电池。”锂电池研究机构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对记者表示,为降低电解液的用量,厂商可能会在正负极极片或隔膜涂覆陶瓷、勃姆石等材料,提升抗刺穿能力、耐热、预防起火等特性,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固态电解质。
  华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张文臣指出,目前,由于液态电解质的浓度梯度问题与低电压平台局限,电容量较高的正负极材料与目前的液态电解质无法适配;固态电池使用的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绕开了液态电解质的浓度梯度问题,同时对锂金属负极的锂枝晶的形成及硅的膨胀起抑制作用,其较高的电化学平台对富锂锰基等新型正极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使用可行性。
  不过,有专家认为,现在似乎是只要是减少了锂电池中电解液的用量,就可以宣称自己在研发“固态电池”,这其实是利用了所谓的“半固态电池”的模糊概念。
  上市公司回应布局情况
  近日,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上市公司提问固态电池相关产业布局情况。固态电池的应用程度从上市公司的回复中可见一斑。
  中天科技日前表示,公司前期已经布局固态电池研究,目前基于已有产线半固态电池已经中试完成。
  恩捷股份近日表示,公司已与北京卫蓝新能源、溧阳天目先导合作成立江苏三合布局半固态电池领域,目前江苏三合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毕,具备量产能力,产品和技术储备充足,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更多的上市公司则透露出固态电池尚未大规模量产等信息。
  天赐材料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半固态及固态电池中有着明确的技术规划,并已有专利布局。此外,公司半固态电解质及氧化物与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均在小试到中试阶段,由于目前固态电池市场未有成熟的配套材料生产体系,因此公司暂未有大规模量产的计划。
  捷邦科技日前表示,公司于4月3日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时,提到“公司可以依照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应用于固态电池的碳纳米管产品”。截至目前,公司上述产品仍处于实验室制备阶段。
  大规模量产
  及商业化难题待解

  “随着固态电池材料体系的优化升级,固态电池产业链还是存在潜在的机会。”有受访电池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补充。
  不过,目前,全固态电池仍面临着大规模量产及商业化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在2024年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全固态电池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如何进一步提升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与锂金属和高比能电极材料的匹配性和构筑相对稳定的固固界面。已经发展的各种提升固态电解质性能的策略取得重要进展,但还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
  另有锂电产业链人士表示,由于固态电池需要控制精密的温度和压力参数等,所以生产环节工艺复杂,需要很多精密设备,成本自然更高。考虑到全固态电池研发和加工门槛较高,固液混合电池作为中间形态电池方案工艺门槛更容易突破,短期内有望成为国内率先规模生产的主要路线。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