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01版:头版

02版:读桂·关注

03版:读桂·关注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八桂热点

07版:聚焦中国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4月02日

香浓的羊肉粉 抓住顾客的胃

桂林晚报      2024年04月02日     

  小店店面。

  李秀萍与丈夫一直在后厨里煮粉忙碌。

  红烧羊肉粉是小店的特色之一。

  小店位置。(地图软件截图)
  对于桂林市民而言,下一顿饭该吃什么倒也不是太需要花时间做决定的事,因为一旦拿不定主意,嗦粉就可以成为通用答案。如果觉得顿顿桂林卤菜粉略有些单调,还有螺蛳粉、烧鸭粉、老友粉等外地“粉”可以换个口味调剂。要问这些外地的“粉”是怎么被大部分桂林人接受的,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在金水路上的这家贵州羊肉粉店,就是靠着花样繁多的本土化风味牢牢地抓住了周围居民们的胃。

★推荐理由 羊肉汤喝下去胃里都是暖暖的
  比起吃粉,我更喜欢这家店里炖出来的羊肉汤,尤其是早上刚起来的时候,经常吃啥都感觉不到滋味,这时候喝几口热汤就是最好的开胃方法。这家店做出来的羊汤味道很鲜,喝进肚子就像闹钟一样把还在睡回笼觉的肠胃统统都叫醒了,一碗粉下去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家住金水湾花园的李先生  

★记者探店 浓郁的羊肉香气是小店的“隐形招牌”
  在金水路与桂康路的交叉口向东走大约20米,就能看到这家羊肉粉店。小店大约30平方米的面积,跟这条街上其他动辄百平方米的大商铺相比并不显眼。不过虽然小店的面积不大,但是从里面飘出来的香味却十分突出,仅仅是从门口经过都能闻到浓郁的羊肉香气。
  店铺里一共放了6张餐桌,桌椅中间的走道则正对着后厨的窗口,平时老板就在里面忙碌。后厨里最显眼的就是那一口盛着羊肉汤的大锅,那股飘出店门的香味就是从锅里传出来的。羊肉粉除了羊肉,还可以选择羊杂、羊血等其他配菜,一旁的小料台也摆放着油泼辣子、葱花、大蒜等配菜佐料,顾客只需根据喜好、口味进行选择。随着老板娘熟练地将米粉烫好再码上配菜,转身从锅里舀上一大勺羊汤浇上去,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就端到了顾客的手里。
  这家店里的羊肉汤粉是红烧羊肉,不仅配菜的肉是连皮带肉的羊肉块,碗里的羊汤也是稍带点棕色的红烧汤汁。带皮的羊肉块并没有过于软烂,羊皮的部分还保有一点点嚼劲,而羊汤喝进嘴里就是一股稍带辣味的浓郁肉香,并且里面还搭配有小块的羊血,细嫩的口感只需用嘴稍微一抿就在嘴里化开,跟汤汁融为一体。
  “红烧羊肉是老板娘后来新加进菜单的。”同桌就餐的一名顾客告诉记者,这家店里的羊肉粉还有很多花样,除了红烧还有干捞、清汤等。记者这才注意到一旁墙上的菜单,除了印刷出来的内容,中间的间隙里还用纸板手写了好几项新增条目,甚至还有卤羊蹄这样的“硬菜”。

★小店故事 一边经营一边改进 让顾客吃得更舒服
  老板娘李秀萍告诉记者,她的这家小店只有夫妻两个人在经营,时间也只是开了4年多,虽然现在规模并不大,但是也算是在这片街坊里站稳了脚跟。“我这个小店现在一天下来也差不多能卖出去80斤的米粉。”
  李秀萍开店的这条街上小吃店的数量并不少,走上个几十米就能看到其他米粉店的招牌,为了从一众同行之间脱颖而出,她和丈夫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虽然米粉可以出现在桂林人的任何一餐上,但我还是觉得它本质还是属于小吃这一类,而好的小吃就是应该让顾客吃得舒服。”怎么让顾客吃得舒服,李秀萍最先下手的就是餐具。刚开始时她看到不少顾客因为羊肉汤比较烫,从窗口端粉时都小心翼翼的,所以专门重新挑选了一种具有隔热层的不锈钢碗。但这样的大碗要端起来喝汤又不如之前的消毒碗方便,李秀萍又在店里准备了供顾客使用的汤勺,现在顾客嗦粉时都是一手汤勺一手筷子“左右开弓”。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得把味道做好吃。”李秀萍说,羊肉粉本身还是贵州的小吃,她跟丈夫学的羊肉汤煮法也是贵州那边的做法,但她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创新。“我自己也是桂林人,来店里的顾客也基本都是桂林人,我自己也在摸索让这门外地小吃本土化的方法。”
  在李秀萍看来,米粉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跟各种菜肴搭配都能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做法既能让本地顾客吃到外地风味,也能让外地小吃更容易被本地人接受。正是打定了这个主意,李秀萍也开始在更多的地方寻找让顾客吃得更好的本地化方式,她还参考桂林米粉中卤菜的做法来料理羊肉羊杂,这些都在顾客之间获得了好评并被加入了店里的菜单。现如今,她的店里除了传统版的贵州羊肉粉口味,还有红烧、卤水、干捞等颇具桂林元素的本地化版本,不论是喜欢原汁原味还是本土化改进口味的顾客都能吃得舒服。
  “我还在继续摸索羊肉粉这个小吃更多的桂林本土化做法,我也不敢打包票我的做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如果不去尝试那肯定没办法取得进步。”李秀萍说。
  记者阳聃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