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03版:龙年说说桂林的龙

04版:读桂·热线

05版:读桂·热点

06版:读桂·社会

07版:国内关注

08版:聚焦中国

09版:聚焦中国

10版:深度国际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30日

遇龙河:

流连“遇龙”美景
邂逅“龙女”传说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30日     

  遇龙河美景。 记者刘琪 摄
  在阳朔,有一条如诗如画的河流,它如同一条翠绿的丝带,轻柔地在青山之间飘动——这就是被誉为“阳朔之魂”的遇龙河。
  遇龙河为沿岸这片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旅游活力,成为阳朔的一张璀璨名片,以至于民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桂林,不游漓江是一种遗憾;到阳朔,不看遇龙河更是可惜。”
  另一方面,遇龙河在沿岸村民的心中孕育出了无数关于龙的神秘传说。这些传说赋予了遇龙河一层神秘色彩。带着对龙的敬畏和感激,村民们深入挖掘遇龙河龙文化的深厚内涵,并借助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

◆记载◆
因桥改名的遇龙河

  据《阳朔县志》记载,遇龙河源于临桂白粘岭,蜿蜒流经阳朔县内的新村、利学、大利、观桥、遇龙、旧县等村落,最终与金宝河汇合于高田乡穿岩村东北侧。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因为河水清澈见底,沿岸风光旖旎,被誉为“小漓江”。其全长约35.6公里,河面宽约38米至61米,河中筑有多处拦河坝,用于引水灌田。遇龙河沿岸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富里桥、遇龙桥、归义县遗址和仙桂桥等都是其中的瑰宝。
  《阳朔县志》记载,古时,遇龙河被唤作“安乐水”,后因河上建有遇龙桥,人们便将“安乐水”改名为遇龙河。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遇龙桥位于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西侧,曾是阳朔高田和荔浦通向桂林的必经之路。该桥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广西境内较大的石拱桥之一,也是阳朔县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单拱石拱桥之一。遇龙桥长59.39米,净跨18米,高9米,桥面宽5米,整座石桥造型古朴,厚实坚固,至今仍保持其原始风貌并仍然发挥着交通功能。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