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要闻

03版:读桂·关注

04版:2024春运特别报道 温暖回家路

05版:2024春运特别报道 温暖回家路

06版:2024春运特别报道 温暖回家路

07版:2024春运特别报道 温暖回家路

0809版:村有喜事(九)

10版:国内关注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4年01月29日

兴安溶江镇五架车村:

“甜蜜”小葡萄串起农旅大产业

桂林晚报      2024年01月29日     

  收获时节,村民打包刚采摘下来的葡萄。 (资料图片)

  村口广场设置的乡村厨房展示了五架车村民以前使用的传统炊具。记者李贝 摄

  每年举办的葡萄采摘节都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资料图片)

  村民采摘成熟的葡萄。(资料图片)

  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记者李贝 摄

  全长4500米的步行绿道可以让游客一览灵渠南畔的风光 记者李贝 摄
  走进兴安县溶江镇五架车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整齐的大棚葡萄田,一条条整齐的柏油路从村口延伸到村里每家每户的门口,村民赵德新的家就在村子南边,他的葡萄田就在家旁边。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就开始引种巨峰葡萄,现在又引进了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优质葡萄品种。”赵德新是五架车村的葡萄种植大户,他见证了五架车村的葡萄产业从无到有,起步到成熟的全过程。
  “在种植葡萄的道路上,其实并非一帆风顺。起初经历了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困扰,后来又经历种了又砍,砍了又种的过程。”赵德新介绍说。
  近年来,在五架车村党支部引领下,村里新建了4个葡萄产业示范大棚,扩大巨峰、夏黑传统品种种植,引进妮娜皇后、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种植,带动全村葡萄种植产业转型升级。
  “采用葡萄大棚避雨栽培技术以后,能够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近年来不仅葡萄卖到了外地,我们村还往外做技术输出。”赵德新说,每年葡萄成熟的季节,村里的葡萄种植户在家里忙完以后,会从广西开始一路往北走,沿途去帮外地的种植户梳果,每年也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2021年在兴安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五架车村开始了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专项行动,依托原有葡萄产业,打造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精品村。村里所有房屋外立面、屋顶、门窗统一粉刷更新,一排排坡屋顶、白粉墙、青灰瓦的桂北风格民居与灵渠南渠相互映衬,错落有致。
  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专项行动中,村里拆除了大量的废弃作坊,废旧老屋和旱厕,宽敞平坦的柏油路铺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以前村里的路很多都走不了汽车,现在每家每户小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了。”赵德新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去年由兴安县民政局牵头开展了五架车村“深化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地名建设工作,现在村里的每一条路都有名字,路口都立了路牌,每家每户都有门牌号,不管是来旅游的游客还是来收葡萄的老板,只要在导航软件上搜索门牌号就能直接精准导航到每家每户。
  “面子”好了,“里子”也不能差,专项行动中,五架车村建设了污水处理站一座,重新铺设了全村的污水管网,实现了村内污水的统一收集处理。村里还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让村里的老人平时休闲活动有了遮风挡雨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建好了,游客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自2022年起,五架车村每年8月份举办葡萄采摘节、葡萄电商节系列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葡萄采摘,成为了乡村农文旅融合的带头示范村。
  赵德新家里种了18亩葡萄,每年葡萄成熟的时节,光是来他家里体验采摘葡萄的游客都有100车次。“好多游客来了都说进了五架车村都不像农村,像是进了别墅区。”
  接下来,赵德新打算在自家的葡萄田里修建采摘平台,改善通风设施,改善游客们的采摘体验,“葡萄成熟的时节正是桂林最热的季节,雨水也比较多,改造以后就能改善游客们的采摘体验,也能吸引到更多的新游客来我们这里。”赵德新说。

新闻链接:
  五架车村位于溶江镇北面,紧邻溶江高速公路出口和灵渠南畔,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该村源于村内有五架水车从灵渠取水灌溉农田而得名。全村共176户680人,设党支部1个,有党员16名。五架车村葡萄产业兴盛,全村种植自然熟葡萄达1300亩,年产量达2200多吨,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近年来,五架车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四带四创”为载体,打造乡村振兴精品村,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记者李贝 通讯员刘芷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