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袄
桂林晚报
2023年11月14日
■何龙飞
冬天来了,我的思绪飘飞,情不自禁地忆起了那件“温暖牌”棉袄。
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寒冷,加之,缺吃少穿,冷得打抖是常事。我也与众多同龄人一样,穿得单薄,手被寒风吹后易裂“冰口”,脚背、脚后跟易长“冻疮”,严重时,还会化脓,走路困难,以至于在学校代老师寝室里住读好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常走读,其状可谓“惨”。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囊中羞涩,只能为我买些统绒之类的较厚衣服来御寒,对于棉袄,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然而,父亲及我对棉袄的渴望从来没有泯灭过,反而随着冬意的加深越来越强烈。
怎么办为好呢?父亲左思右想后,突然想到了远嫁到江苏的姨娘,她那里盛产棉花,找她做一件棉袄应该不成问题。倘若她答应了,儿子的御寒问题就迎刃而解。
“对!”父亲把想法向母亲和盘托出后,得到了母亲的全力支持。
说动就动。父亲当晚就找出纸、笔,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也就是找姨娘做棉袄的“求救信”。
不久,姨娘寄来一件棉袄。
我也很激动,赶快把那件蓝色棉袄穿在身上,很快就感到暖和了,似乎一下子,背上、胸前、腹部都被一团“火”烤着,温暖着呢,心情能不舒畅吗,对姨娘的感激能不滋生吗!
“怎么样?”父亲见我安逸的样子,明知故问。
我如实回答:温暖得很。
“那就叫温暖牌棉袄吧!”父亲是个有文化功底的人,提炼得恰到好处,表达了对姨娘的深深感激之情。
母亲及我认为父亲的话在理,就附和起来。特别是我穿上那件“温暖牌”棉袄后,就脱不下来了,缘于棉袄能抵御严寒的侵袭,能暖身更暖心,能时时看见棉袄后思念姨娘,并感受到她对我的关爱。
“长大后,好好感恩姨娘,不负她对你的关爱!”还是父亲考虑周到,看得长远,他对我寄予了厚望。
“要得!”我点点头,爽快地答应,禁不住捏紧了拳头,下定了决心,铆足了干劲。
于是,穿着姨娘为我缝制的“温暖牌”棉袄,我顺利度过了一个个寒冬,免受“冰口”“冻疮”的痛苦折磨,对姨娘的感激越来越浓烈,对“温暖牌”棉袄的爱惜也就不言而喻了,乃至把它当作暖心的“宝贝”,御寒的“神器”。
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终于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读初中。一到冬天,我就会穿上“温暖牌”棉袄,不再惧怕严寒,只任暖意流淌,只任心儿惬意,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当取得一次次进步后,我开心不已,明白这里面有自己努力的功劳,也有“温暖牌”棉袄激励的功劳,能不感恩、祝福远在他乡的姨娘吗!
岂料,那天,班上一张姓同学睡在木楼板上吸“倒床烟”后,引发了火情,将我的被条及那件“温暖牌”棉袄付之一炬。虽然他作了赔偿,但怎能抚平我受伤的心,尤其是我觉得愧对姨娘的心。无奈,事已至此,只能接受现实,唯有好好读书、读出名堂,才能减轻愧疚感、不负姨娘的良苦用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参加了工作,有了幸福的小家,算是对姨娘最好的慰安和感恩。每到冬天,我就会写写关于姨娘的心情文字,权当对那件“温暖牌”棉袄最好的铭记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