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读桂·热线

03版:读桂·热点

04版:读桂·社会

05版:读桂·社会

06版:读桂·社会

07版:读桂·社会

0809版:读桂·社会

10版:国内关注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读桂·闲情

15版:财经·彩票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10月20日

这家“跨界”小店 拥有两种受到食客青睐的美食

爽口的米粉和香甜的粽子
你会选择哪一样

桂林晚报      2023年10月20日     

  彭忠苏为客人制作米粉。

  彭记担子米粉店的门面。

  彭记担子米粉店的位置。(地图软件截图)

  彭忠苏正在包粽子。
  很多桂林人的一天从一碗米粉开始。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遍布着米粉店,如果要说哪家米粉最好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在交通路,有一家开了20多年的米粉店,得到了附近很多居民和上班族的喜爱。除了米粉之外,店里的粽子也收获了不少好评。

★推荐理由 米粉美味 老板也很热情
  这家店的米粉味道很好,卤水很香,卤菜种类蛮丰富。不仅是米粉,店里的粽子也很受欢迎,经常看到有人一次就买好几个。除了食物味道好,我还非常喜欢这家店的老板。两位老人虽然上了年纪,但总是充满活力,对待顾客非常热情友好。——在五美路上班的陈女士

★记者探店 种类丰富口味佳
  前几天的中午,记者来到交通路,彭记担子米粉店就位于市中医医院西北门对面。店里装修得古色古香,整齐地摆放着6张桌子,七八位顾客正在吃粉。
  记者走进店里看到,老板彭忠苏正和儿媳、店员包粽子。别看这是家米粉店,粽子也在顾客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只见彭忠苏麻利地抽出几片粽叶,在上面放上糯米、花生、板栗、瘦肉、五花肉等,再盖上一层糯米,不到一分钟,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这家店的粽子有3种口味,分别为花生瘦肉板栗粽、鲜肉蛋黄板栗粽、鲜肉绿豆板栗粽,每个4-5.5元不等。
  临近午饭时间,店里的客人慢慢多了起来,彭忠苏又开始忙着给客人冒粉。这儿的米粉口味很多,除了常见的卤菜粉、三鲜煮粉之外,还有冬瓜瘦肉粉、西红柿瘦肉粉、牛腩粉、锅烧粉、牛肉粉、酸辣煮粉、炒粉、素粉等,不同口味的米粉价格也不一样,二两售价在4-9元之间。此外,店里还推出了4种米粉套餐以及蛋炒饭、三鲜面、酸辣面、馄饨面、皮蛋瘦肉粥、饺子、卤蛋、煎蛋、香肠、卤小肚、牛肚等小吃,种类非常丰富。
  记者看到,这家店的卤菜种类也很多,除了常规的锅烧和牛肉,还有叉烧、牛肚、香肠、火腿肠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记者点了一份“豪华版”的米粉套餐,里面有6种配菜,再加上酸豆角、萝卜干、葱花等佐料,搅拌均匀后,光滑的米粉被鲜香浓郁的卤水均匀地裹挟着,卤菜香气四溢,嗦上一口十分满足。

★小店故事 “等到干不动的那天再退休”
  几乎所有去过彭记担子米粉店的顾客都对老板彭忠苏有很深的印象。虽然年过七十,但她做起事来十分麻利,总给人一种干劲满满的感觉。“要不要进来吃碗粉,我们家的米粉很好吃的哦。”不忙的时候,她常常站在店门口,邀请路过的人进店尝尝米粉。
  这家店是彭忠苏和老伴经本勇共同经营的。1997年,她从单位内退后,便开起了粉店。“以前我就在单位食堂上班,后来又把食堂承包了下来,厂里的领导和同事都觉得我做的米粉好吃。退休后,我也不想闲下来,就开了个米粉店。”她告诉记者,起初米粉店开在翠竹路,之后又搬到了信义路,2003年搬到如今的位置。
  也就是在这里,这家小小的粉店慢慢经营出了口碑,得到了很多市民和游客的青睐。“我们这的回头客很多,也有不少游客。有些人来桂林旅游期间,几乎每天都来我这吃粉。”彭忠苏说。
  彭忠苏告诉记者,她的母亲上世纪80年代曾在夜市摆摊卖卤猪脚、螺蛳、卤鸡爪等,她经常去摊上帮忙,也学到了一些手艺。而她的母亲做卤味的卤汁是如今店里卤水的雏形。后来,她又慢慢摸索改良,就有了现在的卤水。她表示,店里的卤水讲究的是真材实料,由牛骨、牛肉、猪肉、牛下水等材料,加上30多种香料熬制而成。“我们的卤水很香,也算是一个亮点,很多人就好这一口。有的客人告诉我,他每回路过都忍不住要进来吃上一碗粉。”
  除了米粉,彭记担子米粉的粽子也小有名气。在米粉店卖粽子并不常见。彭忠苏介绍,开店后不久,她就萌生了做粽子的想法。“那时我想丰富店里食物的种类,觉得只卖米粉太单调了。我本身是白案师傅,做了米粉,如果再做包子实在太辛苦,后来就决定做粽子。”有了想法后,她便立即付诸行动。之前从未学过包粽子的她,靠着自己摸索成功做出了受到食客认可的粽子。如今,店里每天都能卖出上百个粽子,端午节前后,生意更加火爆。
  彭忠苏告诉记者,小店的营业时间从清晨6点到晚上9点。每天清晨5点多,她就要起床准备开店,虽然儿子和儿媳也经常到店里帮忙,但她和老伴目前仍然挑着大梁。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份辛苦的工作,但她却乐此不疲。
  “很多人都说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应该把店交给孩子,在家享享福了,但我现在完全没这个想法,我就是不愿闲下来。”彭忠苏说,尽管她已经把手艺传给了儿子儿媳,但她暂时还不想把店交出去。“我觉得每天卖卖米粉、包包粽子非常快乐,我想一直做下去,等到干不动的那天再退休。”
  记者唐霁云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