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规模和配套活动全面升级 广泛吸引国内外代表积极参展
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
在桂林成功举办
桂林晚报
2023年10月16日

嘉宾体验桂林非遗拓印。
10月15日,记者从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以下简称旅游展)颁奖仪式暨新闻通报会上获悉,经过3天的展会,旅游展已圆满落幕。本届旅游展在展出规模、参展业态及配套活动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广泛吸引了中国、东盟及欧美国家旅游界的踊跃参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现场掀起一股观展热潮
“走!去旅游展逛逛!”这是上个周末不少桂林市民和来桂游客口口相传的一句话。今年,随着中国—东盟旅游展线下交流重启,展会规模扩至历届之最。3天时间里,不少人在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新国际会展中心,重新认识桂林,也让桂林、广西乃至全国进一步链接东盟和全球各国。
不少市民看了《桂林晚报》的逛展攻略后,对今年旅游展十分期待。周末两天,市民涂先生带着女儿连续“泡”在展会里。“第一天,我带着女儿先大致逛完展会,第二天再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深度游’。”涂先生说,他喜欢户外运动,在3号馆的文化旅游装备展区停留时间最长。在那里,他和女儿仔细看了低空飞行、水上项目、户外露营、房车、数字文旅等多种产品类型和文旅服务,还看到了喜马拉雅、星舰太空舱、飞越者等户外露营装备类产品。
逛两天展会,类似涂先生这样的市民不少。大家去之前,早早进行专业观众预约,研究展区分布情况等。然后,从1号国内文化旅游展区进入,按指引依次前往2号文化遗产旅游展区、3号文化旅游装备展区、4号活动论坛区、5号国际旅游商品展区和旅游消费展区、6号广西文化旅游展区、7号和8号境外文化旅游展区。
在文化旅游装备展区,记者看到近万平方米的展区人群熙熙攘攘,专业观众们围绕在各种炫酷太空舱四周,可谓大饱眼福。科技感十足的外观、智能舒适的卧室、集阳台功能于一体的舱房引来大家纷纷体验、合影。
今年,桂林陆续开通多条去往东南亚国家的航线后,出国游成为不少市民的愿望。开展第一天,这些境外国家的展位人流不断,新加坡福华旅行社工作人员康秀凤介绍,当天他们接待了大约100位观众的咨询。“这次来,我们除了推荐旅游之外,还想把新加坡的好东西带给大家。”康秀凤说,国际旅游市场恢复后,希望越来越多的广西游客多去新加坡走走看看。
推动文旅合作迈上更高台阶
旅游展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系列专业展之一,更是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起每年在桂林举办,已成为中国—东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旅游交流平台。
本届旅游展以“山水相约 携手启程”为主题,旨在助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加速复苏中国—东盟旅游线下交流,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与旅游交流合作,增进文化旅游互联互通,实现共拓共赢。
今年,旅游展特别加大了境外招商招展力度。共有3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报名参展,其中亚洲17个、欧洲11个、美洲4个、大洋洲1个、非洲4个,东盟10国全部参展,马来西亚担任本届旅游展主宾国;国内共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展,山西省出任本届旅游展主题省;广西14个地市全部参展,柳州市出任本届旅游展主题市。
东盟国家及境外驻华机构的各大展商、买家踊跃参会。据统计,本届旅游展参展共邀请境外买家52名,分别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共邀请国内买家158名(包括115家企业),分别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作为本届旅游展的主宾国,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举办了专场推介会,集中展示马来西亚奇特的热带旅游资源、古老的民俗民风和现代化都市风光,引起了良好反响。其他东盟国家也在展会上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线路。
为中国东盟旅游发展合作汇“智”聚力,旅游展举办中国—东盟旅游休闲发展与融合创新论坛,来自中国、东盟的多位嘉宾就旅游休闲发展和互融共促展开交流,为携手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旅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有益思考。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