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01版:头版

02版:要闻·综合

03版:读桂·社会

04版:读桂·关注

05版:读桂·关注

06版:读桂·视觉

07版:读桂·视觉

08版:读桂·社会

09版:聚焦中国

10版:聚焦中国

11版:深度国际

12版:燃情体育

13版:文娱关注

14版:财经·彩票

15版:公益广告

16版:早上好

返回 2023年05月22日

新政策利好,但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成“拦路虎”:

新能源汽车下乡难点待破解

桂林晚报      2023年05月22日     

  当前新能源汽车下乡面临着充电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资料图片)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目前我国县乡村地区仍存在充电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等痛点待破解,新能源汽车下乡亟须迈过充电设施这道“坎”。

新能源汽车下乡提速
  放眼当下,汽车消费成为支撑我国消费的“大头”,而新能源汽车则是拉动汽车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27%。
  “现阶段来看,各地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差异较为明显。相比城市地区而言,县乡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未来如果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将会撬动一个5000亿元规模的汽车市场。

充电设施难点待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下乡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是“拦路虎”之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09.2万台,同比增加95.9%。今年1月至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88.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增加167.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同比增加60.8%。参照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量,今年前4个月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求。
  面对新能源汽车下乡带来的巨大增量以及农村人口和车辆较为分散的特点,孙传旺指出,整体而言,当前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快速性和便捷性亟待提升;同时,相关的新能源汽车运营维修和保养服务还不够完善,较难满足农村用户的售后需求。   
  究其背后原因,是县乡村充电设施建设中,存在着用地难、用电难、服务难、盈利难等诸多痛点。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并且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充电设施运维成本高、投资回报差,充电运营商投建意愿不足。

多维发力补上短板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在建设环节,重点在公共充电设施与社区充电设施上发力。《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同时,加快推进农村既有居住社区因地制宜开展充电设施建设条件改造,落实新建居住社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持续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共享。
  在运营环节,重点是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实施意见》明确,利用地方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支撑保障能力。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对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放宽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