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路公交司机自建微信群 帮乘客“掐点”等公交
自从有了这个群 司机的服务越来越好 乘客的投诉越来越少
“宠粉”600群友的公交司机
桂林晚报
2023年03月30日
“应广大乘客朋友需求,83路定于4月1日起试运行夜间加班车……”3月24日晚9点,当公交司机卜延锋把这个好消息发送到“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时,几位乘客群成员当即回复“大拇指”。
两年多前,为更好地服务乘客,卜师傅建了这个微信交流群。如今,他和同事们坚持在群内发布发车时间、提供便民信息、倾听乘客意见,利用社交软件与群内600多位乘客拉近了距离。
这样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公交微信群,是怎么建立并运转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群主卜师傅和几位乘客,听他们讲述“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的故事。
建群 方便乘客“掐时间”候车
这几天,记者加入了“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旁观群里面的动静。
每天清晨,卜师傅或同事就会在群里发出这一天的83路公交车运行时刻表。群里不时有乘客咨询,“我在某某站,下一趟车什么时候来。”司机师傅会及时将准确的时间告诉他。26日上午,卜师傅在群内发布了一则失物招领,有乘客在车上遗失了一部手机,仅仅过了3个小时,手机物归原主……
83路公交是临桂区通往桂林火车北站的唯一一条直达公交线路,单程近30公里,往返66个站点。卜师傅说,83路公交车线路长、车次少,尤其是沿线12个村庄的村民,基本只有这条公交线可以搭乘,常常有乘客为了乘车,早早来到车站,等候很长时间。“2019年那会,很多站点暂时没有站台和候车亭,每当看到乘客日晒雨淋地等车,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卜师傅说。
佘女士是83路公交车的老乘客,她家住在桂林北站附近的站前路,工作地点则是临桂区一家商场。“为了不错过公交车,连早餐都不敢吃,早早就去车站等。”佘女士说,“这样一来,等车加乘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肚子饿得咕咕叫。”
怎么解决乘客候车时间长、候车不便的问题?这件事一直萦绕在卜师傅心头。卜师傅寻思,是否可以用微信群发布发车时间,方便大家“掐时间”到车站候车?
于是,2020年11月,卜师傅建了这个“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建群伊始,每当车上人多的时候,卜师傅就用车上的扩音系统介绍建群目的和群功能,并播报群号码,邀请乘客们进群。
卜师傅的“创意”得到了乘客们的积极响应。“建群第一周,就有20多位乘客加入,成为首批享受83路公交车网络服务的乘客。”卜师傅回忆当时的情况打趣说。
养群 误差控制在1分钟以内
“83路首班6:00从临桂发出,+3分钟到达人民路站,+4分钟到达临政路口站,+7分钟左右到达桂林医学院第二附院站……”
“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建好后,每天清晨,群主卜师傅便会把这样的公交到站时间表发进群里,覆盖83路公交车全天的运营,几年来从未间断。
按照行车安全操作规范,出车时,卜师傅不能操作手机,因此无法实时更新公交车到站时间。为提高群内发布的到站时间的准确率,让乘客放心“掐点”候车,卜师傅一方面要求自己规范行车,不抢行不拖延;另一方面,在建群前,他特意花了一个月时间测算,精确记录每天每个车次抵达每个站点的时间,又用了一个星期来校准。直到确认能够把实际到站时间与到站时间表的误差控制在1分钟以内,卜师傅才正式将群运转起来。
家住83路沿线甲宅村的乘客蒋女士说,从她家走到公交车站要20多分钟,“自从有了这个微信群,我出门乘坐公交车从容多了。每次只要算准时间,提前几分钟到站,准行”。
因为乘车更便利,加入“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的乘客越来越多,卜师傅又陆续建了两个群。截至目前,入群的乘客共有600多人。
如今,每一辆83路公交车司机座椅靠背后和后门上,都贴有“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二维码,方便乘客们进群。
扩群 服务项目越来越多 投诉矛盾越来越少
随着入群乘客的不断增多,在卜师傅的带动下,83路公交线路另外8名司机师傅也加入到群服务的队伍中,“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
如今在乘客们的心目中,微信群还是“失物招领台”,只要发现乘客的东西落在车上,司机师傅都会把失物信息发进群里,供失主认领;微信群还是“气象台”,碰上变天或极端天气情况,司机师傅会在群里发布天气预报,提醒乘客出行时做好准备;微信群还是“咨询台”和“广播台”,如果有乘客关于公交问题的咨询,或者线路突发延误或停运的情况,当天休息的司机师傅会及时在群里进行回复和发布,帮助乘客掌握最新的线路信息。
家住北辰立交桥附近的乘客梁女士清楚地记得,2022年6月桂林遭遇强降雨,83路公交车因为道路涨水临时停运。因为看到群里发布了这一信息,着急出行的梁女士及时改用其他交通工具抵达了目的地。
而在卜师傅和同事们看来,微信群还发挥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服务监督台。
卜师傅说,群里几百名成员都是线路上的乘客,司机哪点没做好,大家都盯着,无形中要求司机严格遵守行车规范、更热心地为乘客们服务。而有了微信群,乘客如果对司机或线路有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发在群里,不用再拨打公司的热线电话。司机在群里收到信息,可以直接处理,减少了乘客等待回复的时间。
乘客蒋女士说,相比过去司机师傅只顾开车,如今大家都在一个群里,司机每天都和大家沟通交流,感觉很亲切,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反映,司机直接解决,非常方便。
据市公交公司服务热线统计,截至3月24日,83路公交车已接到乘客或市民表扬11次,投诉0次。对于卜师傅的做法,桂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春辉表示,公司支持鼓励卜师傅的做法,也希望这样的司机越来越多,卜师傅的公交微信群搭建了一个市民和公司沟通的桥梁,公司也打算推广卜师傅这样人性化的做法。
■短评
数字浪潮中的人性化服务
很可贵
随着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在全球爆红,关于哪些人类岗位会被替代的讨论甚嚣尘上。
在未来的人力资源变革中,数字化和人性化到底哪个更重要?科学家、社会学家众说纷纭。但在卜延锋身上和他所建的“桂林83路乘客专属交流群”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在数字浪潮下追求人性化服务的美好样本。
卜师傅所建的微信群,可以说是最显而易见的数字化——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装有微信,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用它进行信息交互。相比ChatGPT的高深莫测,卜师傅的数字化略显“小儿科”。
但卜师傅的难能可贵,在于他运用着如此朴素的数字化,却探索出了满足人性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并坚持付诸实践。
人是追求确定性的。因为不知道公交车何时会来,乘客只好早早来到站台等候,导致感觉候车时间长、候车不方便。卜师傅把乘客邀请进微信群,通过发布准确的车辆到达时间,消除了大家的不确定性,方便大家“掐点”候车。
人还是追求及时反馈的。乘客咨询问题、提出意见,都是希望马上得到解答、得到回复。卜师傅和同事们省去中间环节,利用微信“即时”的特征,给予乘客及时反馈。
卜师傅在服务大家的过程中,其实也收获了人性化的回报——今年以来,83路公交车接到乘客或市民表扬11次,投诉0次。在卜师傅的微信群里,一条一条信息流,其实凝聚的是卜师傅的“心流”,这才形成乘客心间的暖流。一个数字化的微信群,一样可以闪耀出人性的光芒。
我们身处数字时代,但在数字浪潮的背后,如何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应该是现在以及未来更可贵的能力。记者苏文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