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亏虚记性差 春日养肝有讲究
桂林晚报
2023年03月12日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经意的一些习惯,正在悄悄损害着肝脏。肝主春,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春季如何养肝呢?应该注意什么?一起来看专家建议。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教授介绍说,肾两脏虽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但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同起源于先天生殖之精,后天又同受到肾精的滋养,故肝肾两脏阴液常“盛则同盛,亏则均亏”。肝阴充沛,则下藏于肾水,肾阴充盈,则上滋于肝木。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就易出现眼目干涩、视物模糊。肾生髓,脑为髓海,用脑过度使髓海耗空,肾要加班工作,则引起肾虚。而肾开窍于耳,肾虚又会反映在听力、记忆力下降上。
特别是老年人肾精本就逐渐亏虚,需要脾胃运化生成水谷精微进行充养,肝阴不足时,肝阳虚盛,克制脾土,引起胃纳不行。脾失健运,则痰湿渐生,阻滞气机,清津不能上承,加重头晕的症状,易疲倦。
张忠德教授表示,春季大家总把“养肝”挂在嘴边,但并非千人一方。目前处于雨水时节,阳气萌动但脆弱,更应保护阳气不受伤害,灌溉好脾土是首要任务。可选择陈皮、砂仁、山药这类健脾理气化春湿的药膳。午后可到户外晒太阳,让身体适应春天阳气生发。要“春捂”到清明前后,注意足底保暖。日常可按揉膻中穴保健,每次约10分钟;也可双手腕放松后拍打头皮,激发阳气,应付春寒春湿。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