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观音阁乡:村集体经济“腰杆硬” 乡村振兴底气足
桂林日报
作者:秦丽云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04日 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陆仕臣 蒋人轲 戈其高)“2024年,我们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是34万元,今年这个数字有望创下历史新高。”6月伊始,灌阳县观音阁乡桃花村党支部书记严振友在谈及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时,语气欣喜又坚定。
在观音阁乡,像桃花村这样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信心满满的共有6个,涉及整个乡镇的所有村委。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观音阁乡的多个村委,探寻该乡村集体经济“腰杆硬”、底气足背后的缘由。
5月30日下午,中雨间歇。在观音阁乡桃花村正江林场,山窝中的几个圆形鱼塘绿水盈盈、波光粼粼,在两侧青山的映衬下,宛若翡翠。清澈的山泉水中,鱼儿正在惬意游弋。
“这就是我们村的村集体产业之一——山泉水养鱼。”严振友指着眼前的鱼塘告诉记者,这些圆形鱼塘依山势而建,蓄满周边高山流下的山泉水。从2023年起,村委重新修整鱼塘,配套相关的机械化养殖设备,将其打造成山泉水生态养鱼场。
2023年,村民蒋铁峰承包了养鱼场,桃花村的村集体经济生态养鱼产业正式拉开帷幕。“目前我们正在检修设备,对鱼塘进行消毒等工作,新一批鲫鱼育苗即将到位。”蒋铁峰告诉记者,当初承包村里的集体经济产业,看重的正是山泉水养殖这个“致富密码”。去年,养鱼场的6个鱼塘产出了让消费者青睐的草鱼、鲤鱼等生态鱼,不仅蒋铁峰自己收获数万元,也给村集体上交2万多元。
严振友告诉记者,为了让村里的生态养鱼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村委计划筹资打造一个冷库,专为鲜鱼销售提供冷藏、打包等服务,以期让桃花村的生态鱼“游”向更宽广的消费市场。
在桃花村,生态养鱼产业仅仅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集体林地收储、公益林管护、山苍子种植、发电站股份分红等“多点开花”,让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采访当日,记者又前往观音阁乡文明村。在文明村的寨子里屯,“丰登·阁院油茶坊”是全乡百姓都知道的网红餐饮店。原来,“丰登·阁院油茶坊”是观音阁乡文明村集体经济项目,于2024年12月初建成营业。该项目通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50多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通过利用、改造闲置老旧房屋的方式,打造网红油茶坊,以村企合作的模式,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3万元收入。
不仅是桃花村、文明村,翻看观音阁乡6个村委的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明细表,成绩亮眼。今年一季度,自振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7164元,立强村为45481元,盘江村为57229元,大井塘村为137231元……
“每个行政村都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添砖加瓦’。”观音阁乡党委书记刘群说。近年来,该乡严格落实区、市、县关于高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关要求,按照“创新机制、拓宽渠道、因地制宜、规范管理”的标准,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新形式、新机制,努力实现全乡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用村集体经济的“硬腰杆”,撑起乡村振兴的足底气。
此外,记者从灌阳县人民政府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灌阳县共安排资金28567.5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形成集体经济项目756个。观音阁乡全乡6个村委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