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完成产值42亿元,惠农40多万人
林下经济激活桂林乡村振兴新动能
桂林日报
作者:徐莹波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3日 来源:桂林日报
▲资源县企业展示种植的黄精、玉竹等林下特色产品。唐辉 摄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蒙志欢 戴萍)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一季度,我市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659万亩,完成林下经济产值42亿元,惠及林农40多万人,实现了林业增效、林企获利、农民增收。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内容为主的绿色“林+N”种植养殖业,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食品、产品,是山区林区林特加工、林品打造、林旅融合的重要绿色富民产业综合体。桂林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林地面积近3000万亩,加上独特的气候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升森林食物供给能力,构建起以合作社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林兴产、以林增收,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的发展新模式,为林农稳定增收、林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不砍树、能致富”。2024年,全市林下经济产值达163亿元,连续三年全区排名第一,促进林农人均增收2000元。
市林园局相关人士介绍,为了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我市紧盯产业发展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资金支持方面,对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奖补;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药材贷”“林易贷”“惠农贷”等金融产品,为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提供低息贷款,解决融资难题。同时,积极打造林下种植农旅示范基地,争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五年来,全市有16个林下经济示范项目获自治区林业局支持,扶持资金共800万元,示范推广了灵芝、黄精、金毛狗脊等特色林下种植。此外,全市大力整合使用林业、农业等涉农资金,推进道路、水利、林下种植和旅游元素等配套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我市培育了广西第一批中药材示范基地1家、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5家,龙胜各族自治县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资源县、兴安县获评广西林下经济示范县。
林下经济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为此,我市深度挖掘林下经济产品的食用、药用、营养保健、观赏价值,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多种复合经营,全面提升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资源县聚焦“药食同源”,开发出九蒸九晒黄精、玉竹茶、即食饮片、养生药膳包等多元化深加工产品,在养生消费品领域持续走俏。其中,“即食黄精”荣获2024年世界林产品及木制品展林下经济产品与森林康养类银奖。灌阳县也依托现有林下产品,加工生产草珊瑚茶、灵芝片、灵芝面、灵芝酒等产品,年产值7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