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吐槽声 服务优起来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桂林日报
□尹之口
近日,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内,带孩子就诊的宋女士发现,曾需在不同楼层往返办理的就医手续,如今通过增设自助机、扫码支付和集中办理窗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这种转变源于医院通过“吐槽码”收集民意后的快速整改,折射出广西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专项行动的实效。
就现在的技术而言,“吐槽码”并不复杂。将在线反馈系统生成的二维码进行公开,老百姓用手机扫码后就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反馈体验,提出意见建议,这就是“吐槽码”。通过“吐槽码”收集到的信息,将实时汇总到管理端。本质上,“吐槽码”就是传统意见箱、意见簿在互联网时代的迭代升级。
相较于传统的意见收集方式,“吐槽码”的优势在于通过技术赋能,让更多“沉默的声音”被听见。长期以来,公共服务领域的意见收集容易陷于“形式大于内容”的困境:意见箱、意见簿沦为摆设,纸质问卷回收率低,面对面沟通又因身份顾虑让人难以畅所欲言。而“吐槽码”的应用,通过移动端匿名提交,实现沟通零门槛、即时性、保隐私,群众不必担心“提意见被针对”,而管理者则能突破时空限制,广泛捕捉服务短板。这正是技术赋能民生诉求表达的生动注脚。
相较于传统的意见反馈模式,“吐槽码”更有助于破除服务方的“防御心态”。收集意见易,正视问题难。“吐槽码”有效避免了群众写意见簿、投意见箱的重重顾虑,也减少了面对面提意见可能引起的冲突,让吐槽不再是负能量的宣泄,而是各方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和沟通。当老百姓的“差评”能直接关联相应部门科室,当内部工作人员的建议也能直达管理端,一种“全员参与、积极应对”的服务文化便悄然生长。
相较于传统的意见后续处理,“吐槽码”的生命力在于整改实效。传统方式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整改往往只能见子打子。而“吐槽码”收集的信息,则可以通过内容汇集、大数据分析、联动解决等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比如医院的“吐槽码”系统,通过信息汇集并分析研判后,自动分为即时处置类(如设备故障)、流程优化类(如预约系统升级)、长期攻坚类(如停车位不足)等,进而设定对应的处置时限,并通过短信推送、公告公示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反馈。这就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更高效闭环机制。
关注民生,优化服务,要让群众诉求落地有声,避免群众意见石沉大海。“吐槽码”的创新实践,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打开新的窗口,折射出公共服务领域“以民为本”的治理智慧。
善听吐槽声,服务优起来,“码”只是形式,“优”才是内核。当更多领域能如此以“码”为媒,以“优”为要,便能在“民声”与“民生”的同频共振中,书写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温暖答卷。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