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千年歌圩唱“潮音”

——从“广西三月三”看传统节庆激发新活力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上接第一版)
  文旅商联动打造消费引擎
  2014年,广西将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由此打开了三月三文旅商联动融合的重要窗口。
  作为本届“广西三月三”活动主会场,位于南宁的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经升级改造后,变身广西文旅新地标。新民歌湖筹建中心负责人杨琳介绍,小镇定时定点呈现音乐市集演出、内湖水上演出等活动,推出“有得食”水上市集、“有得耍”潮玩市集、“有得饮”新茶饮主题桥等,并通过现场互动、直播展演等方式,打造吃、购、游、娱一体化消费场景。
  从村寨到边境,从景区到夜市,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是“广西三月三”释放文旅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
  球场上赛事激烈、看台上山歌助威、赛前赛中展示民族文化……在广西各地历经一个多星期的赛事后,众多“草根球队”参与的“潮动三月三·抖音足球嘉年华”于3月31日在贵港市迎来决赛,“赛事+民俗+文旅”的模式不仅吸引2万多人实地观赛体验,线上直播也让千万网友得以感受独特氛围。
  入夜时分,穿行于南宁各大夜市间,传统街区、文化表演、非遗美食等让人沉浸其中。“在我们老家,晚上10点基本上商铺都打烊了,但在这里,丰富的夜生活才刚开始!”第一次来南宁的北方人宋晓文感慨。南宁,这个网友口中“入睡最晚的城市”,借助三月三丰富夜间文旅消费业态,“夜经济”持续火爆。
  当城市烟火气开始升腾,山乡村寨也人气渐旺。为迎接三月三,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盘王界景区依托在地文化推出“瑶山秘境”主题市集,引入非遗工坊、瑶药养生、高山茶咖等特色业态。
  “通过设计游戏活动任务线,游客完成指定挑战任务后,可解锁消费折扣或限定文创产品。”景区副总经理徐帆说,近年来,景区通过持续创新三月三消费场景,有效带动了土特产等相关产品消费增长。
  文旅唱戏,政府搭台,节庆消费这把火就能烧得更旺。今年三月三期间,广西文旅部门借势推出系列惠民促消费活动,包括发放消费券、文化惠民卡、演艺专属卡等。同时,广西国家A级旅游景区“一票3日使用制”已正式实施,127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参与。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班华勤说,每年三月三假期,广西文旅市场爆火,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有力拉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旅游消费大幅增长。2024年“广西三月三”假期,广西接待游客2353.91万人次,同比增长25.9%;实现旅游收入205.42亿元,同比增长37.5%。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3月中旬以来,“广西三月三”搜索量同比上涨402%。其中,“三月三美食”“三月三手工”等搜索量上涨超1000%。截至3月23日,“广西三月三”期间文旅订单增速同比上涨167%。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说,广西依托三月三这一节庆IP,持续打造文旅活动品牌,推动传统节庆向文旅消费场景转化,串联起城市与乡村、景区与商圈、线上与线下资源,释放出“一节带百业”的集群效应。

  “最炫民族风”唱给世界听
  社区歌舞队表演民族歌舞、百家宴摆满居民们的拿手好菜……走进10多个民族聚居的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三月三主题活动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参加,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社区党委书记刘雁琳说,社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三分之一,社区注重利用“三月三”等重要节庆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交流联谊活动,在交往交流中推动各族群众从“嵌入”到“融入”。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很多民族都有三月三习俗。行走在八桂大地,从社区到村屯,从学校到景区,处处刮起“最炫民族风”。
  在百色近日启动的“和美红城 千姿百色”2025年三月三各族群众大联欢活动中,凌云瑶族长号、田东古壮拳、乐业壮族龙灯舞等各民族非遗表演纷纷亮相,各族群众和游客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曲舞、同过一个节。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许晓明说,“广西三月三”为各族群众搭建了深度互动的文化平台,在各民族密切交流分享中,不仅推动了传统艺术的交流互鉴,更通过情感共鸣深化了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越扎越深、越扎越紧。
  对内促进民族团结,对外打造交流新平台。各大高校里,留学生们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体验和比赛;中越边境线上,两国足球友谊赛和界河对歌等活动火热开展……得益于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广西三月三”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粉丝”。
  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高亢热情的中国山歌,与婉转悠扬的越南民谣在中越界河归春河上遥相呼应。“虽然语言不同,但旋律一响,我们立刻找到了共鸣,就像德天瀑布的水和板约瀑布的水,最终汇成一条河。”参与水上对歌活动的广西大新县高腔山歌手赵家梅说。
  今年,马来西亚留学生刘忻妤在广西度过了她的第3个三月三。去年她在南宁欣赏到了来自家乡舞龙队的精彩表演,至今记忆犹新,今年她又和朋友们来到中越边境体验民俗活动,“唱山歌、抛绣球、簸箕宴,这些活动都很有意思!”
  从千年之前的上巳节,到如今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广西三月三”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壮乡文化盛景。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李富强说,“广西三月三”不仅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还是传统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范例,“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有机融入百姓生活,就能在守正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
   (新华社南宁4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