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王文学:领航桂林南药破局转型
铸就青蒿琥酯抗疟传奇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5日    来源:桂林日报

  王文学 曾宇 摄
□本报记者 徐莹波
  人物档案:王文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上海创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市工商联副主席;先后获4项个人专利证书,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曾荣获“广西优秀民营企业家”“时代榜样桂林优秀企业家”“桂林优秀工业企业家”“桂林市第五批拔尖人才”“桂林工业振兴优秀企业家”等荣誉,2024年获评“广西优秀企业家”。
  2024年,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出口8.29亿元,同比增长3.97%。截至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计救治全球重症疟疾患者超7200万人次,使用口服疟疾预防药物的非洲儿童达2.58亿人次,为全球抗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我市自主研发的创新药走向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
  上述这些沉甸甸的数据是桂林南药在抗疟领域绽放的耀眼光芒。其成功的背后,是王文学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优秀的战略眼光与杰出的领导能力,引领企业实现华丽转身,书写了一段企业奋发崛起的篇章。

  破冰解困,重塑团队凝聚力
  桂林南药的前身为桂林制药厂,2003年改制后,成为复星医药集团旗下控股成员企业。此后,企业虽在产品研发上取得一定成果,却被历史遗留问题严重束缚。
  一些历史问题久拖未决,致使少数员工与企业产生矛盾纠纷,逐渐成为桂林南药发展的阻碍。彼时,公司的青蒿琥酯系列产品虽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但因生产效率低下、产能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发展陷入僵局。
  “桂林南药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彻底清除历史顽疾。而在重重困难中推进改革,需派出一位管理水平高超的‘猛将’。”面对复杂局面,复星医药集团决策层经审慎研究,认为王文学是带领桂林南药走出困境的最佳人选。此前他在河北万邦复临药业和陕西爱民药业任职期间,凭借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卓越管理能力,成功助力企业扭亏为盈,并推动爱民药业生产技术跨省转移项目成功实施,成为行业标杆。
  2015年,王文学出任桂林南药总裁。甫一到任,他迅速展开调研,与员工“一对一”真诚交流,耐心倾听诉求,安抚不满情绪,承诺全力解决难题。同时,对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破坏企业和谐的个别员工,他顶住压力,果断予以解聘。
  “员工的核心诉求,归根结底是收入与成长。只要能让大家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畅通公司内部意见反馈渠道,企业内部自然就和谐了。”王文学说,过去,员工薪酬由“基础+岗位+绩效+加班费”四部分构成,老员工因工龄长、职称高,工资高于新员工,管理层工资又远超技术岗位和工人工资,这成为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
  为此,王文学精心设计构建了全新的薪酬体系,为全体员工分别设立管理序列、职能序列、生产序列和技术序列的薪酬晋级标准,细分为50多级。针对生产和技术序列,设置普通工、中级工、高级工、工匠、首席科学家等职位,首席科学家薪资甚至高于总裁,充分体现对技术人才的尊重与激励。
  为确保新体系平稳过渡,王文学规定对接新制度时员工薪酬不降低,后续调薪则严格依据绩效考核,表现优异者可跳级加薪,表现普通者可能数年维持不变。这一举措极大激发了员工积极性,公司1200多名员工中,每年约300人实现工资晋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王文学着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与晋升体系。通过开展“微创新”活动,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无论建议大小,一经提出便给予奖励;若建议被采纳并产生效益,更给予高额奖励。此外,每月组织升国旗晨会,员工们在激昂的国歌声与厂歌声中背诵精英誓言、分享工作感悟,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与员工归属感。
  2019年,桂林南药荣获“广西劳动关系和谐单位”称号,企业内部氛围焕然一新。

  战略布局,驱动企业破浪前行
  管理机制理顺后,王文学敏锐意识到,要实现桂林南药的跨越式发展,制定科学精准的战略规划迫在眉睫。他亲自挂帅,带领团队精心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以青蒿琥酯生产线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布局,将非洲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同时积极开拓欧美市场。
  在生产管理方面,王文学大力推动精益项目在桂林南药落地实施,项目涵盖流程优化、成本控制、库存改善、产能提升、效率提升等多个关键维度。2022年,精益项目成果斐然,49个项目成功结项,实现收益800余万元。同年,公司投入1300余万元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酸解+铁碳”技术处理高浓度废水,大幅提升处理能力与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化控制,为未来无人值守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还引进磁悬浮机节能机组与甲烷资源回收利用装置。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企业绿色转型。
  “科技创新是药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但科技创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积累与沉淀。”王文学说。他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带领研发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一流药品研发机构紧密合作,成功搭建抗疟疾、抗感染、仿制药、青蒿琥酯二次开发、国际注册等五大创新平台。目前,桂林南药已发展成为自治区级研发中心、自治区级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广西小分子化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彰显出强大的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
  数据显示,近5年来,桂林南药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累计投入约3.72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8%。在研发策略上,坚持“仿创结合”,以抗疟领域及青蒿类药物研究为核心,积极拓展国内国际抗感染、免疫和心血管等领域,不断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如今,桂林南药累计有36个品规的抗疟药产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是全球抗疟药生产企业中产品系列最齐全的企业。近5年来,公司20个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公司生产的布美他尼注射液为同品种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公司也是广西化学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最多的企业。
  “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王文学说。在他的推动下,桂林南药设立了“青蒿公益”项目,通过支持教育、关爱儿童、助力乡村振兴等多种方式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因为杰出的业绩,2021年,王文学晋升为桂林南药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据了解,自王文学掌舵桂林南药以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连续5年位列中国西药制剂出口十强。2022年2月,公司成为广西第一家获得“中国海关经核准出口商”资格的医药企业。
  谈及荣获广西优秀企业家称号,王文学谦虚地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全体南药人。未来,桂林南药将继续深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致力于将青蒿琥酯系列产品打造成‘桂林造’闪耀全球市场的金色名片,为中国医药事业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