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心向党 实干绽芳华
——2024年全市妇女工作综述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桂林日报
(上接第一版)选树“巾帼科技之星”,组织10支队伍参加广西女性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数全区最多。
在国际交流方面,市妇联深化与东盟国家妇女民间交流,承接2批外事交流活动,接待100余名外宾,传播了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
小家连着大民生
“娘家人”撑起保护伞
“多亏维权岗的姐妹,不然我这婚离得憋屈!”在七星区妇女儿童维权中心,李女士握着调解员的手久久不放。为守住妇女儿童维权底线,市妇联强化协同,构建起政法委牵头、妇联主导、多部门参与的大维权格局。桂林163个基层派出所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岗,在30位特聘婚调专家指导下,维权干部硬是把277件糟心家事的调处满意率做到100%。
桂林还在全区率先启用20个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反诈宣传也搞出了新名堂,2700多名“桂姐姐”进村入户宣传,把防骗知识编成彩调剧,灵川潭下镇自创的《莫信天上掉馅饼》三句半如今成了各村红白喜事的“必点曲目”。
市妇联牵头健全家庭“强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保护措施。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形成“1+4+N”工作体系,依托1796个社区(村)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活动;开展“八桂家教直通车”“五进五送”活动61场次,覆盖家长6000余人次,推动“小家庭”促进“大和谐”;1176名“周末爱心妈妈”结对2321名留守儿童,采取“妇联+高校+社会组织”模式开展儿童之家暑期公益活动72场次;37万元“武警春蕾奖学金”化作知识的翅膀。
推进关爱女性健康“四癌”保险,为3624名困难妇女争取保险保费18.12万元;争取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69万元救助269名患病妇女;联合“周末爱心妈妈”、轩辕嘉雪等社会组织,开展1000多次志愿服务,募集发放价值30多万元物品……各级妇联全力以赴、想方设法提升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革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漫步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巾帼联盟”的桂林姑娘们正用英语为外国游客讲解状元糕的故事。这个由女商户、女导游组成的新兴妇联组织,是“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三新”领域妇联,桂林全年新增了25个,执委们还把14个“联系点”搬到小区广场,叠彩区的“巾帼网格长”甚至把工作做到了楼道里。
21期妇女“领头雁”、“两纲”“两规划”培训,让1900多名基层妇联干部工作能力也在悄悄“升级”。田间地头的“领头雁”培训课上,90后村妇联主席小韦边学直播带货边嘀咕:“原来调解婚姻纠纷还能用心理学!”市妇联机关更是放出大招,用“履职先锋评选”激活干事热情,把“模范机关”的牌子擦得锃亮。
漓江的晨雾里,早起的“桂姐姐”们又开始忙碌——宣讲员整理着新编的快板词,民宿女主人擦拭着“美丽庭院”的牌子,维权岗的姑娘们泡好迎客茶……山水与红装相映成趣,桂林妇女奏响了新时代的“她交响”。曲调里,既有小院灶台前的烟火气,也有国际舞台上的木兰辞,在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征程上,回荡着“半边天”们最赤诚的誓言:党旗所指,巾帼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