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两纲”“两规划”实施 全面提升妇女儿童福祉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24日 来源:桂林日报
□苏小琼
实施“两纲”“两规划”是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桂林市深入贯彻实施“两纲”“两规划”,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以家庭为基点,以品牌为引领,以协同为动力,全方位提升妇女儿童福祉,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强劲动力,为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桂林力量。
立足家庭,夯实妇女儿童事业根基。2024年,桂林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秉持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统揽理念,用心用情推进“两纲”“两规划”实施,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妇女儿童成长具有基础性影响。我市聚焦家庭与妇女,实施家教育廉、家庭助廉、家风倡廉、融合共建四大行动,成功打造“八桂廉家”清廉家庭建设品牌,其清廉家风宣讲获《人民日报》报道,工作经验被人民网、清廉广西建设简报刊发,并在全区清廉家庭建设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上分享经验。
同时,制定桂林市家庭教育五年规划,成立桂林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依托“八桂家教直通车”“五进五送”活动,开展“点单式”家庭教育指导,全年共61场次,覆盖家长6000余人次。此外,联合广州市海珠区妇联开展粤桂“红联好家风”共建宣讲,邀请周晓瑾教授分享红色家风故事,引领家庭培育和弘扬好家风。在权益保障方面,组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召开反家暴联席工作推进会,设立“12338”维权点,评选发布反家暴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典型案例,全方位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打造品牌,优化妇女生存发展环境。桂林红顶花园被授予广西首家“妈妈村舍”,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公益品牌项目,其以乡村旅游民宿+非遗展示、公益研学、手工体验、消费帮扶等多元模式,助力妇女居家就业增收,打造巾帼力量乡村振兴文旅品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可持续发展,为妇女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注入底气。
联合打造“妇”字号品牌,服务发展大局成效显著。市政府妇儿工委、市妇联、桂林银行为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优秀女性站长授予“妇女儿童关爱站点”牌匾,与先进女性开展活动,宣导权益保护政策,提供就业培训、维权、健康、金融、儿童关爱等服务,为妇女儿童提供实质性帮助。开展粤桂“金绣球计划 东西部协作”交流活动,联合企业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助力妇女创业就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全年开展婴幼儿照护补贴性培训2.7万人次,女性参保“四癌”关爱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占比逐年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稳步提升,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四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政府及部门领导班子、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女性比例均达较高水平。
协同发力,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合力。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中心幼儿园“小手拉大手,学前教育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在G20教育部长会议上展示,以“儿童友好”为特色,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学前教育实践案例,彰显我市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创新与成效。
以“儿童友好”为切入点,我市合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化。市政府妇儿工委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联合市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推进相关工作。携手市科技局、文明办、团委、科协等单位,启动“漓江娃”科技周活动,副市长郑平率队慰问学校,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友好的良好氛围。社山桥社区作为试点,以“文润社山·桥连万家”文化品牌为引领,整合周边资源,探索儿童友好服务新路径。联合民政、检察院等单位制定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三年计划,建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14个、观护基地18个,重点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困境未成年人监护情况,公安机关开展监护人训诫工作,检察院、法院提高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令适用率,司法机关提升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质效,依法督促监护人落实责任,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