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无陪护” 健康有守护
——桂林市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见闻
桂林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30日 来源:桂林日报
◤“无陪护”病房——泌尿外科护士站。 黄薇 摄
◥医疗护理员正在与患者聊天。
黄薇 摄
▲住院患者为医疗护理员温馨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曾丽媛 摄
□本报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廖国梁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老人患病住院“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正演变为“421”结构;在这一家庭结构下,一对年轻夫妻既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4位老人,传统的陪护模式对这些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为减轻群众住院陪护负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前期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医疗护理员工作探索之后,2024年12月,桂林市人民医院启动了“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两个病区、骨科四个病区被列为医院首批试点病房。
这一创新模式的实施,或可成为破解“一人生病全家忙”难题的“药方”。为了解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日前,记者对市人民医院进行了采访。
小小护理员 破解大难题
12月17日上午,市民李女士来到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看望住院治疗的老伴任先生。此时,任先生已吃完早餐,正在医疗护理员指导下进行恢复锻炼。
任先生说:“住院期间,医疗护理员把我照顾得很好,不仅提供了喂饭、喂药、擦身、洗头等服务,还陪伴我检查,并指导我锻炼。”
看到医疗护理员把老伴住院期间涉及的各类琐碎事项都安排得十分妥帖,李女士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前段时间送老伴住院时,我还因陪护的事情发愁。”她告诉记者,任先生因突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自己的年纪大了,无法长时间陪护;孩子则在外地工作,无法赶回桂林照顾他。
到达医院时,泌尿外科护士长曾丽媛建议李女士,科室正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任先生住院不用家属全程陪护或另外请护工,选择入住该种病房即可。李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答应了。
几天下来,任先生体验到了“事事有人陪护”的优质服务,而李女士也感觉选择这一服务大大减轻了自己的陪护压力。“老伴体重大且腰腿都不好,如果让我陪护都不知如何着手。医疗护理员照顾他,比我更专业。多亏了她们,我只要每天过来看望老伴即可,省心又省事!”李女士对“无陪护”服务连连点赞。
据了解,“无陪护”病房并不等于无人陪护,而是指由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等服务,将病区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有机结合,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
“入住泌尿外科病房的老年患者较多,他们在术后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其中部分患者无儿女陪伴。相对于普通家属,医疗护理员不仅在照顾患者方面更专业,在对医务人员各类医疗行为的配合方面也体现出专业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还可以有效解决家属的后顾之忧。”曾丽媛说。
“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的目标是建立患者住院‘无陪护’相关服务规范、运行和保障机制,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形成由护士和医疗护理员组成的专业护理从业人员队伍,实现护理服务水平与医院、患者需求相匹配。”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周燕介绍,医疗护理员在上岗前,首先要参加桂林市职业技能评价指导中心的相关培训,并获取《病患陪护职业能力证书》。其次,他们要经过医院理论、技能实践操作培训,获得独立上岗资质。再次,他们还要定期接受所在专科的在职培训,即根据专科疾病特点、照护重点、病人需求进行专科护理技能升级培训,以此来保障他们的服务水平,提高照护能力。
医疗护理员除了提供专业的陪护外,还会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因此,在“无陪护”病房里,氛围非常温馨融洽。
住院近半个月的市民小徐说:“这里的医护人员和医疗护理员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心情不好的时候,医疗护理员还会耐心地安慰我,就像是可以随叫随到的‘亲人’。”
家人不烦心 关爱不缺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人民医院在探索“无陪护”病房工作模式中,严格把控服务质量。护士在交接班时,会给医疗护理员制定每日的“照护内容”;医院落实责任护士每日监督机制,护理部和第三方公司定期对医疗护理员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等进行质控,发现问题做到立行立改。
目前,“无陪护”服务对象是家属没有时间陪护或希望得到更专业护理的患者,医生、护士通过评估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尊重患者和家属意愿,确定患者采取“无陪护”模式。
对于接受“无陪护”服务的患者来说,还能节省下一笔开支。据了解,选择入住“无陪护”病房所花费的陪护费用,仅为“一对一”陪护费用的40%左右。
曾丽媛介绍,在过去,医疗护理员与护士几乎是两条平行线。实施“无陪护”模式后,医疗护理员则是护士“手的延伸”,他们可以更好地辅助护士,帮助患者更快康复。试点工作开展一段时间以来,“无陪护”病房给科室和患者的就医过程都带来了很大变化,各方面的反响较好。通过医疗护理员对患者的住院、检查、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帮助,起到了很好的协同提升作用。
在住院阶段,医疗护理员提供主动照护服务,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口腔清洁、洗头洗澡、更衣等生活照护,在护士指导下,他们还可以协助患者有效咳痰、识别常见管道异常状况等临床照护。在需要进行相关医疗检查时,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后,指导医疗护理员选择合适的方式(如轮椅、平车)进行陪检服务,让家属放心。在饮食方面,为确保患者用餐及时、安全、规范,医疗护理员可登记患者的饮食需求和喜好,为患者在医院营养食堂订餐,大大减少家属三餐送饭、来回奔波之苦。此外,医疗护理员还会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周燕表示,国内一些先行采用“无陪护”模式的医疗机构的经验表明,该模式不仅提升了护理质量,还极大地减轻了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让他们从繁重且可能力不从心的陪护任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及自身的健康。医院也将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无陪护”模式,让我市群众在就医时更省心,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