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村:深深庭院翰墨芬芳,丹青世家源远流长
桂林日报
作者:胡晓诗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23日 来源:桂林日报
图②:如今的崇山书院已成为研学基地。
图③:李氏家族旧居内部。
图④:李氏宗祠承担着凝聚族人、教化子侄的作用。
图⑤:古民居内的李熙垣《江行图》复制品。
□本报记者胡晓诗 文/摄
梅,凌寒留香,因其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历来是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清代岭南著名画家李吉寿亦崇尚梅,称“梅花馆主”。为更好地描绘出梅的千姿百态,他在院中广泛种梅以供写生。李吉寿所画之梅,充满了灵气与神韵,新枝似柳,旧枝似鞭,梢如鹿角,花萼有间,自成一家。位于永福县罗锦镇崇山村的古民居,记录下了这位画家和他的家族的传奇故事。
一门四进士,父子五登科
秋日的崇山村,稻浪滚滚,飘来阵阵稻香。这里地势平整开阔,视野极佳。多个民族先后在此定居,守望相助、和睦共处。
明嘉靖乙未年年(1535年),李氏家族从湖北荆州迁来崇山,自李中菼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中举,至光绪壬寅(1902年)李增华止,科举不断。据不完全统计,李家有进士(含翰林)4人、举人15人、贡生4人,有“一门四进士,父子五登科”的称誉。其中,李吉寿一家最为显达。李吉寿本人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其子李光卓为光绪己丑年(1889年)进士、李骥年为光绪庚寅年(1890年)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另外,李吉寿的侄子李良年为光绪乙酉年(1885年)进士、李凫年为光绪壬午年(1882年)进士,这就是“一门四进士”的由来。李吉寿另外二子李鸿年、李鹖年先后在咸丰辛酉(1861年)、同治甲子(1864年)中举,所以又有“父子五登科”之说。
从村内现存的古民居中,不难感知这个家族的辉煌。崇山村古民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李氏家族旧居、李氏宗族祠堂及其他古民居组成,共20余座。其中李氏家族旧居为核心古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约3个足球场的大小。
李氏家族旧居,清一色的古建筑,恢宏气势。旧居由六家宅院整齐排列组成,规模相当,高度一致,坐南朝北,寄寓了李氏族人对湖北家乡的思念之情。房屋为小青瓦盖面、硬山顶式砖木结构二层建筑,青砖砌外墙,料石筑墙基部分,房屋主体大山墙统一呈现两种造型。中间一条巷道将古民居一分为二。第一排共有6扇大门,其中两扇为主大门,西边的主大门属李树桥故居,东边的主大门属李吉寿故居。令人玩味的是,由青砖砌筑的大门门梁成倒圆弧形,如官帽的形状,颇有期盼家中代有人才出之意。
每家大院均五进四开间,六个宅院之间有月门和巷道,巷道地面用青石板铺设。可通过月门与巷道,从第一家一直走到最后一家,畅通无阻。如此修筑,即保留了各个家庭的独立性,又能让族人之间多加走动,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村南立有“李氏宗祠”,相传建于乾隆年间,小青瓦,硬山式,为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建筑。祠堂大门左右两旁立有抱鼓石一对,彰显着李氏家族的身份地位。祠堂不仅用于家族聚会,也用于教化族内孩童。后被改为崇山小学,并一直延续着传经送道的功能。
目前,李氏家族旧居房屋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并一直有李氏后人居住。祠堂的崇山书院也在永福县调动各方资源的情况下,打造成为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研学教育与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古民居穿越时空,与今人对话,展示出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
画笔如林,名家辈出
规模恢宏的古民居固然惊艳,但李氏家族以书画传家的家风则更值得称奇。
清代,桂林山水滋养了书画家的笔墨,并以桂林为中心,形成了三大以家族传承为主要方式的书画家群体,成为推动广西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崇山村以李熙垣为代表的李氏家族、临桂以罗存理为代表的罗氏家族和桂林以李秉绶为代表的李氏家族。这三大书画家群体的存在,使广西画坛有了可依凭的山脉和可传承的文脉。
其中,崇山村的李氏家族有着“李氏一门,画笔如林”的美誉,历经八代,风雅不减,是广西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书画世家。
李熙垣是崇山李氏绘画的开山人,画作有“冰清玉润”的称誉,晚年出入倪瓒、黄公望,雄奇浑厚,丘壑幽深,书法米芾,而能去其欹侧之弊。
李熙垣的绘画技法由其岳父周位庚所传。周位庚,字介亭,广西临桂人,乾隆年间进士,官泽州知府。他精工山水,宗法“四王”,为官的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画艺精进,形成了自己笔墨超脱、气韵浑厚、风致高雅的风格。晚年居家作画自娱,绘画采用渚墨斧劈画桂林山势,自成一家。为广西山水画名家。
李熙垣是道光丙申年(1836年)恩贡,家中又有多人中举为官,但他却终身未踏进仕途,而是致力于丹青和岐黄。作为医者的他,悬壶济世,美名远扬。《永福县志》载:“李熙垣……性格和蔼,接物以诚。精岐黄。求者辄应,遇有时疫,遍行乡里间。沿门诊视,绝不以为烦。以故无富贵贫贱,咸知星门先生者。咸丰季土匪充斥,携家避地,屡频于险。审知为先生,则又保护,敬礼之不暇。其得之感人如此。”
在救死扶伤之余,李熙垣又遍游各地,沿途写生作画。1837年,他应在山西为官的弟弟李孔淳之邀,前往北方漫游,从桂林“买舟东门,阅月余抵武昌”。船行数千里,见到山水绝妙之地,他便推篷写意,创作了35幅画,成《江行图》一册。这是一本写生与纪实的山水画册,笔意超妙,灵动自然,借用了多家绘画技法,并将其融会贯通,每幅画题诗一首。通过《江行图》,我们可以看到李熙垣当年沿漓江逆行,过湘江至长沙,又经岳阳、赤壁顺长江到武昌的足迹。随着扬帆北去,景致一路变换,美不胜收——行至灵川双潭圩,他在《双潭圩》画中描绘了这里“一片喧哗凑林麓,浪花声里桔槔多”的繁华;来到兴安,又在《三里陡》画中说,“虽云濑浅风无力,石堰能添水半篙”,记录的是灵渠用陡门阻水,以便行船通过的方法;在《赤壁》中则题道,“孙刘事业销沉尽,剩得东风送客船”,颇有“大江东去”的感慨……在画家的笔下,两百年前的山川风物定格为永恒,成为传世珍品。
到了晚年,李熙垣隐居崇山村以诗画自娱,并教其子侄。李氏一门在“勤俭为基,耕读为本,丹青养德,岐黄济世”的家训引导下,逐渐显赫起来。
父亲钟情山水,而儿子独爱梅。李熙垣的第六子李吉寿最爱梅花,也最善于画梅,因此被誉为“梅花圣手”,亦是李氏一门书画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李吉寿8岁习画,师法金农,集各家画梅之长。除了善于画梅,他亦善画山水,临古之作极为逼真。晚年更是集诸家之长于一身,所画树石、花卉、鸟兽、人物,无不精妙。书法苍劲秀丽,“瘦劲直追汉魏,草篆亦有法度”,兼具颜柳风格。
李吉寿爱梅,更以梅为其师表。他在考中举人后写下“翘首高梅第一枝,占魁正及壮年时。明年春早花尤早,趁早吟成调鼎诗”,尽抒胸中抱负。《永福县志》记载,他曾“历署龙昌、彭山、金塘、广元、东乡、新津、彭县,多有惠政,以廉明称于当地,后以功保升知府”。数十载的为官生涯,他以梅之凛然气节,清廉为官,克己爱民。而这样的性格注定与当时腐败的官场格格不入,他便常以书画明志,自省自勉。在半百之年,李吉寿告老还乡,隐居崇山,以种梅画梅为乐事。
李吉寿的书画生命可谓长青,自幼年始,直至82岁辞世。晚年,他将毕生的绘画经验加以总结,尽传于族中子孙,逐渐形成了李氏一门的绘画风格。在其之后,李纪瑞、李翰华、李琪华、李允元、李炳等均能书善画,代不乏人,对永福的绘画乃至文化氛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氏一门虽以书画著称,其根本却是以德传家。如今,当我们在欣赏这个家族的书画作品时,看到的不仅是一点一染中的技法承袭,更是运墨收笔间的家风传承,风雅难掩,光耀后世。
路书
地图软件搜索“永福县罗锦镇崇山古民居”。李氏家族旧居有一处宅院已改造为民宿,可选择入住深度体验桂北传统民居。其余旧居目前仍有李氏后人居住,进入参观需要征得主人同意。古民居正前方是一大片的稻田和荷花池,池子造型灵感来自李吉寿的《墨梅图》,以梅树枝干、花瓣造型等构成了一幅田园实景图,名为“水映梅香”。每到夏秋时节,这里的稻谷和荷花就与古民居一道成为动人的风景。广西博物馆、桂林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广泛收藏有李氏一门书画作品,如想一睹李氏一门书画的翰墨风采,可前往上述机构参观。另据了解,目前广西博物馆正在举行“翰墨传薪 八桂流韵——广西清代书画家群体作品展”。该展览分为“李氏一门 画笔如林”“‘环碧园’群体 ‘粤派’先声”“罗氏一门 三代风雅”三个部分,可系统了解三个家族的艺术传承发展脉络和艺术风格,一览广西清代画坛概貌,展出截止时间为12月15日。(记者胡晓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