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工作标杆 推动政协信息工作提质扩量增效
桂林日报
作者:周文俊 摄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06日 来源:桂林日报
坚持“三个突出”
服务中心大局
□临桂区政协主席 李先赠
近年来,临桂区政协坚持“三个突出”服务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建设,形成了以委员为主体,以政协机关、委员活动小组、委员联络站和政协参加单位为拓展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格局。
我们突出规范运行,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突出渠道畅通,推进以委员活动小组为基础的委员联络站建设,把信息联系点建到乡村、社区、企业、园区,并定期约稿和加强与上级政协“对口”专委会的联动,促进信息报送接地气、连民心、有深度。突出工作创新,紧扣中心大局和民生关切深挖信息,近年先后向自治区相关部门转送社情民意信息79篇,其中65篇得到有关部门采纳并函复落实情况,助推了一批民生事项落实,为临桂全面推进“三大振兴”、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贡献政协力量。
以“小切口”
写好资政建言“大文章”
□灵川县政协主席 梁志明
去年以来,灵川县政协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列入委员履职“五大工程”,以信息“小切口”写好资政建言“大文章”,共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81条,编辑专报17期,助力灵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积极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利用委员联络站、工作室、协商议事室,组织委员进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协商座谈会,以及社情民意窗口、信息“码上报”、委员微信群等多种形式,打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我们坚持质量为本,着力提升报送准度、反映速度、编审精度,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含金量”,去年共有2篇信息得到自治区政协采用。同时,坚持实效为要,组建10个民主监督小组,在全市首次开展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办理民主监督,督促推动解决78个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立足为民服务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象山区政协主席 潘波平
近年来,象山区政协把为民服务作为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立足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28条,其中源自基层的信息108条,有效反映了基层声音。同时,积极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例如,针对辖区部分路段“灯不亮”产生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区政协领导带领区交警大队到交通事故多发路段调研,通过政协委员企业的捐助,在10个重要隐患点增加了太阳能警示灯等标识,极大降低了交通隐患点的事故发生率。值得一提的是,区政协撰写的《关于做好广西新业态行业工作的建议》《关于推动桂林根雕奇石书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自治区政协内参《广西政协信息》上刊登,取得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大突破。
为决策提供参考
为履职做好服务
□龙胜各族自治县政协主席 杨桂姬
龙胜各族自治县政协坚持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党政所思、群众所盼、社会所求,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建章立制,凝聚工作合力,努力提高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龙胜政协将信息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纳入委员履职考核,通过座谈会、意见面商、联合调研等组织形式,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直通快车”。2023年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100多条,采取编发简报10期,《传承发展广西稻作文化助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家园》被列为自治区政协重点提案。同时,关注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关于加强县城养犬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大县城北岸车辆乱停放管理的建议》等信息得到县领导批示,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助力增进人民福祉。
探索制度创新
提升社情民意信息质量
□致公党桂林市委副主委 刘丽
近年来,致公党桂林市委不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建立信息选题选稿机制、完善信息工作会议制度、细化信息工作考核制度、健全信息奖励激励制度等多项制度,为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强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市委会广泛发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重点人才,成立致公党桂林市第九届委员会参政议政专家库,为市委会参政议政和信息工作提出各种宝贵意见和建议。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有效提升社情民意信息质量。2022年至2023年,市委会被上级各部门采纳信息100篇。其中,全国政协采用2篇,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2篇,致公党中央采用15篇,中共广西区党委办公厅采用1篇,中共广西区委统战部采用10篇,致公党广西区委采用46篇,1篇信息获国家院士联名上报中央统战部。
(记者周文俊 整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