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探索“民族村寨长者食堂”模式
破解山区空巢老人用餐难题
桂林日报
2025年06月05日

村中老人在长者食堂喝油茶。 秦榛 摄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秦榛)“吃饭了哦!想喝油茶的喝油茶,想吃饭的吃饭!”每当午饭时间,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老人们有说有笑地结伴前往长者食堂就餐。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前来就餐的老人,桌上摆放着一碗碗油茶和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供老人们挑选。这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建成长者食堂,解决老年村民吃饭难问题后的日常情景。
平等镇广南村是一个千年古侗寨,全村共23个村民小组,60岁以上老人800多人。如何破解山区少数民族村寨老年人用餐困难?平等镇广南村长者食堂积极探索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助餐模式,打造“民族村寨长者食堂”互助养老新格局。
广南村长者食堂以农村幸福院和老年活动中心为阵地,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基层老年协会作用参与运营管理,多渠道筹集运营资金,依托县民政局引进爱心企业的“爱心食堂”项目建设“无烟厨房”,采取“政府出一点、爱心企业赞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模式运营。记者从县民政局获悉,该模式是指由县民政局为助餐点提供冰柜等设施设备,并引进爱心企业为助餐点提供免费微波炉和一定数量的免费餐食,就餐老人每餐按照年龄和经济困难情况,仅需支付2—5元不等的管理、运营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寨老人的用餐难题。
走进长者食堂,只见工作人员将选好的菜品放入智能烹饪设备中轻点两下,短短几分钟后,一份热腾腾的美食便新鲜出炉。“荤素搭配,味道很好,一般饭前我还会来碗油茶。有了长者食堂,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村民唐大爷不仅夸赞食堂饭菜味道好,还对长者食堂提供的独特菜品——油茶竖起了大拇指。
另一方面,由老年协会志愿服务队参与管理和志愿送餐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留守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现“助餐”向“助乐”延伸。
“我们广南村长者食堂,以老年人活动中心为阵地,充分发挥村委和老年协会作用运营管理,在科学健康用餐的同时融入油茶、糍粑等侗族传统特色饮食。长者食堂自今年年初运营以来,共为257位老人提供了800余次助餐服务。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加强长者食堂的常态化管理,推动长者食堂的可持续发展。”平等镇民政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颜麟璎说。
目前,龙胜已在一个社区、三个乡镇、一个侗族村寨、一个壮族村寨建设了长者食堂爱心助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