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浪漫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22日
□韦莎妮娜
雨水下个没完。躺在床上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脑海里已经联想到了成片萌动的绿意。
关于春天有数不清的古诗,每首都很精彩。蛰伏了一冬的动物蠢蠢欲动,更何况诗人们满溢的诗情呢!我最喜欢的一首是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风吹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每一个字都像是裹着雨后被犁开的春泥的气息,带着清新的前调和又慵懒悠长的尾调。
广德二年(764年)春,随着蜀地叛乱被平息,52岁的杜甫结束了两年的颠沛流离,从梓州(今四川三台)的避居之处回到了成都草堂。那时候,浣花溪春光正好,重回草堂的杜甫心情不错,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绝句》二十个字,无一字多余,尤其是开篇十字令人寻味。试想一下,暖洋洋的春日,放眼望去,一派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安史之乱,该来的春天还是守信地来了。二十摄氏度的风是软软的,夹着草本的清香和各色花香,吹得人想把越冬的袄子快点脱掉。燕归筑巢,沙暖鸳鸯,哪怕是杜甫因忧国忧民而紧皱的眉头也该被这灿烂美好的春光熨平了吧!
仔细想想看,其实杜甫把好多个春天都留在了他的诗里。除了《绝句》,还有《江畔独步寻花》。这是一组诗一共七首,都是杜甫赏春后诗意大发所作。《江畔》组诗写成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浣花溪畔建好了草堂,总算暂时有了一处安身立命的场所。次年春天,杜甫在草堂附近散步,心情大好的他写了不少朗朗上口的金句,比如“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又比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可爱娇憨。
一直以忧国忧民形象深入人心的“诗圣”,也是一个相当细致且细腻的人。除去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书写,杜甫的诗歌兼具浪漫情怀。但他的浪漫不同于李白那冲破天灵盖、冲破宇宙的浪漫。杜甫的浪漫很有人间温度的。比方说《月夜》,杜甫困在长安,十分思念妻子儿女。于是他想到妻子也一定在思念自己。她此刻在做什么呢?“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妻子独自在房中看着月亮,孩子尚小,体会不到思念之苦。夜里雾冷露重,把妻子的头发都打湿了,月光洒下来,清辉显得手臂都变得寒凉了起来。全篇不写一句思念,甚至不提一句自己的思念,这种置换身份的写作巧思,让人更觉思念之重。
又如《江村》中,杜甫写道:“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同样是在草堂,妻子用纸绘制棋盘,幼子敲针制作钓钩,乱世中尚有一丝温情与闲适,这种平凡的浪漫是多么来之不易!
既有仁者之心的厚重,又有赤子之心的纯粹,能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能装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情怀;还会为民众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时被自然与生命中最微小的事物打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我想,这便是杜甫的诗在千年后仍能直抵人心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