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关注

04版:县区新闻

05版:健康桂林

06版:时评

07版:时事

08版:时事·体育

返回 2025年03月19日

激活山水间的新质生产力

桂林日报      2025年03月19日     
  □桂理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也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的方向和遵循。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没有绿色低碳,就谈不上发展的高质量。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征,是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属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激活山水间的新质生产力,核心就在于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培育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让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价值,托起民生福祉。
  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入手,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绿色生产力发展积蓄了强劲潜能。
  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产力之间,辩证地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激活山水间的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蕴藏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中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全面汇聚绿色发展优势动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这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选题。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在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这本质上就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标示着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必须跨越的沟坎。
  绿色是广西的底色,“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以八桂大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风光更壮美、经济更发达、人民更幸福为价值追求,广西高质量谋划美丽广西建设路线图、施工图,主动融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开展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和美丽海湾等美丽系列建设。桂林灵渠、北海涠洲岛分别获评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漓江保护成效首次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主题边会上宣传推介,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2024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山水间的新质生产力看得到、摸得着,闪现在无数生动案例中,成为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双向奔赴”的见证。
  护好生态颜值,催生经济价值,绿色生产力发展永远在路上。以生态优势转化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激活山水间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广西有广阔的增量空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进一步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全区各地要围绕地区比较优势,把生态优势与资本、技术、人口等结合起来,不断延长“绿水青山”内生性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绿水青山”派生、延伸和配套的外生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实现绿色生产、生活和空间的全面优化,让山水林田湖草都成为广西的“幸福不动产”。
  当下广西,绿色生产力发展交出的只是“测试卷”。要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推动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双向奔赴”,确保绿色生产力发展成果惠及全区各族人民,推动广西在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则是新的大考,需要我们同向发力、同心作答。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