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时事

03版:时事

04版:悦读

返回 2025年02月22日

我的毛坯朋友圈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22日     
  □徐玉向

  在朋友圈精心编排生活,似乎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朋友阿雅每次晒旅行,九宫格全是精心构图、滤镜完美的风景照,文案也满是文艺气息;同事小李分享日常美食,摆盘精致得像出自高级餐厅。可我,却在这股潮流里做了个“叛徒”。当别人的朋友圈满是精致大片时,我的朋友圈却像被岁月遗忘,粗糙又真实。就说上次我下厨做了一道家常菜,卖相一般,照片直接原图直出,配上简单一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发了出去。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曾经,我也深陷精心经营朋友圈的漩涡。每发一条动态,都要反复斟酌文案,从用词的精准到语气的拿捏,费尽心思;挑选照片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修图软件里各种参数被我调来调去,只为呈现出最完美的自己。点赞、评论,像是社交战场上的“冲锋号”,我努力回应着每一条消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社交机会。可慢慢地,这种精心经营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每一次发布都像是一场表演,而我在这场表演中越来越迷失了自己。
  直到那个冬日的午后,我独自走在街头。寒风凛冽,却吹不散我心中的阴霾。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让我感到无比疲惫。路边的银杏叶在风中簌簌飘落,一片金黄。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想要拍下这一幕,按照以往的习惯,我会选好角度,调整光线,再精心修图,配上一段文艺的文案。可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好累,不想再做这些繁琐的事情。于是,我随手拍了一张照片,没有任何修饰,直接发在了朋友圈,配上简短的一句话:“冬日街头,这一抹金黄,让疲惫的心有了片刻宁静。”
  这条动态发出后,我并没有期待太多的回应。可没过多久,手机提示音不断响起。朋友们纷纷留言,有安慰,有共鸣,还有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我的大学好友阿明留言说:“看到这银杏,想起咱们上学时一起在校园里捡落叶做书签的日子,简单又美好。”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真实的力量如此强大。那些没有经过修饰的文字和照片,却能更直接地触碰到人们的内心。
  从那以后,我的朋友圈开始变得不一样。它不再是一个精心打造的舞台,而是一个记录生活的日记本。我会分享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的温暖,会记录为家人精心准备一顿晚餐的满足,也会倾诉工作中的挫折和迷茫。我不再担心照片不够好看,文案不够精彩,只专注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记得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学习烘焙的失败经历。蛋糕烤焦了,形状也歪歪扭扭。我配上了一张惨不忍睹的蛋糕照片,自嘲道:“厨房小白的黑暗料理诞生记。”本以为会收到一些嘲笑,没想到朋友们纷纷留言鼓励我,分享他们自己的烘焙趣事和经验。同事晓妍分享了她第一次做面包时,面团怎么都发不起来的糗事,还贴心地给我发了一份详细的烘焙教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朋友圈真正的意义,不是炫耀,而是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彼此的支持和鼓励中,共同成长。
  如今,我总会在睡前轻轻翻开这本“朋友圈日记”。手指慢慢划过屏幕,看到那条书法课动态下朋友们亲切的留言,有鼓励我坚持练习的,还有分享自己书法学习经验的,我嘴角不自觉上扬。带着这份温暖与满足,我安然睡去,期待明日在这片心灵净土,续写真实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