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数万亩山苍子花开 开出增收新希望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17日

2月14日,游客在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山苍子种植基地赏花。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李忠波 刘菁 通讯员陆仕臣 罗融检 文/摄)近期,灌阳县的数万亩山苍子迎春绽放,花开盛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欣赏,也为新一年的丰收增收埋下伏笔。
2月14日,记者来到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山苍子种植基地。一簇簇、一丛丛的黄色花朵缀满枝头,迎风摇曳。从高空俯瞰,连片的山苍子花为连绵的山坡铺上一层“黄金甲”,蔚为壮观。不少游客在山苍子树下赏花拍照,流连忘返。
山苍子,又称山胡椒、野胡椒,因其独特的药用、食用价值及显著的经济价值,在国际国内市场广受欢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山苍子曾在灌阳县各乡镇广泛种植,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效益不佳,逐渐被其他树种所替代。近年来,随着山苍子油市场的供不应求和价格飙升,这一传统树种再次焕发了活力。2023年,山苍子精油国内市场价已高达34万元/吨,市场前景广阔。
文晓进是灌阳县的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也是大仁村山苍子种植基地的负责人。2018年,他在灌阳县黄关镇龙吟村建立山苍子种植基地,首开广西人工规模栽培山苍子先河,并成立灌阳县高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文晓进在灌阳镇大仁村建起了100余亩的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并在黄关镇龙吟村狮子涧建立了一个山苍子油加工厂,是目前广西最大的山苍子油加工企业。
“山苍子种植亩投入1000余元,亩产值约7000元,是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果’。”文晓进告诉记者,2024年,其经营的山苍子油加工厂,收购来自全国各地的山苍子,年榨油400多万斤,助力众多种植户增收。
据灌阳县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数年来,在文晓进及其经营企业的带动下,灌阳县逐步形成了集山苍子育苗、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完善产业体系。灌阳县丽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入,更是让山苍子种植、加工产业焕发了勃勃生机。该公司建设的山苍子种植及精深加工项目被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所生产的山苍子精油、山苍子啤酒、山苍子枕头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为了更好地推动山苍子产业的发展,灌阳县政府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22年,灌阳县政府出台了产业助推乡村三年奖补政策,将山苍子列入县级“5+2”特色产业,对脱贫户种植山苍子给予每亩900元的奖补。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全县共带动2000多户农户种植山苍子,造林面积达3.1万亩,其中进入产果期的就有1.8万亩。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灌阳县共种植山苍子约5万亩,年产山苍子精油约80吨,产值近3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山苍子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山苍子成为灌阳县一张农文旅融合的新名片。每年1—3月,正值山苍子花竞相开放的季节,灌阳县的“二月八”农具节也悄然临近,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纷至沓来。游客们不仅能沉醉于山苍子花海的美景之中,还能亲身参与农具节的各项活动,深刻体验当地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以文晓进为代表的山苍子种植大户,还积极探索开设农家乐,推出山苍子系列特色佳肴,助推“山苍子+”产业蓬勃发展。
据悉,目前,灌阳县政府已将山苍子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及乡村振兴产业重大项目,计划在全县大力拓展山苍子种植和加工产业链。此外,该县将从科研、育苗、种植、管护等方面加强示范建设,着力引进和培植山苍子产业龙头企业,把山苍子产业链做大做强,力争将灌阳打造成“中国山苍子之乡”,让这一传统树种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