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

04版:悦读

返回 2025年02月16日

戴上VR眼镜
从桂林书城元境空间看见文旅焕新增量

桂林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体验者正开启一段VR奇幻之旅。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 文/摄)本来还在博物馆近距离欣赏精美的水月观音造像,意外穿越时间裂缝来到盛世大唐,大诗人李白提起毛笔考你是否识得他的诗作,古灵精怪的引路少女带你勇闯神秘的先秦地窟……这可不是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头号玩家》进行的再创作,走进位于桂林书城四楼的“元境空间”元宇宙VR大空间体验馆,这样新奇的体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朋友”“小朋友”可观可触可感,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知识以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袋”。
  2月14日,记者在桂林书城看到,一批又一批不同年龄的体验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戴上VR眼镜,开启一段奇妙旅程。这样热闹的景象,让桂林书城副经理郭洁感到振奋,她告诉记者,该项目自春节期间推出以来,体验馆接待前来咨询、体验的游客累计超千人次,已经成为不少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的“打卡”首选。
  据了解,“元境空间”元宇宙VR大空间体验馆由广西旅发元境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广西新华文旅科技有限公司、桂林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目前推出《海底两万里》《登月奇旅》《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主题体验,体验者将在不同的故事中化身深海探险家、太空英雄、爱丽丝等角色,开启一段虚实交融的智慧冒险。
  “虽然我知道我站在平地上,但是看到悬崖还是会恐高不敢动。”摘下VR眼镜,一位体验者笑着讲述自己的感受。此外,记者注意到,即便多人同时体验,也不会出现“撞车”,还有一些体验者“组队行动”,一边比划、一边交流。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道,这是因为VR眼镜自带AI识别功能:“体验者不仅能在画面中看到自己的手影,与虚拟人物互动,参与解密答题,还可以看到周围体验者的轮廓,保障彼此安全行走”。
  “桂林书城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这次‘VR奇幻之旅’就是我们将科技与阅读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郭洁说,“我们希望体验者,尤其是孩子们能在这样沉浸式的氛围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真正做到边玩边学。”
  “VR(虚拟现实)”并非新生事物,一些文博场馆的官方网站会开设“线上展馆”,供访客远程参观;在一些游戏厅,一台带有体感功能的载人设施,就能让玩家获得几乎真实的“过山车”体验,而在人体传感器的加持下,人们可以在游戏中舞动手柄化身光剑战士,当然,还可以当一回“灵魂画手”,让心中的图像突破二维限制,立体逼真……总之,通过VR眼镜、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者在一个个“数智空间”收获超越物理限制的奇幻体验。
  这为桂林文旅焕新提供了探索方向。
  “通过‘VR大空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文旅场景互动性不足的痛点,为体验者提供更有个性化、参与感的互动模式,这将激活文旅消费新热点。”郭洁说。
  搜寻全国“VR赋能文旅发展”的案例,既能找到成功“出海”,描绘盛唐时期洛阳都城人文风情、市井烟火与文明遗迹的《永远的盛唐》;也有让大众无需长途跋涉前往西藏,便能近距离领略布达拉宫建筑、文化与历史的《布达拉宫·心愿同行》,来自受众热烈的反馈,即是“科技+文旅”成功融合的实践证明。
  如果把元境空间中的深海、太空、爱丽丝世界等场景开发成漓江、灵渠、靖江王府,桂林“看山观画、游山读史、品味经典”的意趣内涵是否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肯定”的答复前提,离不开“VR大空间”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协作。记者了解到,这条产业链的上游是技术,这是构建数智空间、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核心;下游是IP,这是激起体验者探索欲、提供情绪价值的重要载体。
  “我希望未来能体验到一些科幻类、互动感更强的VR故事。”在元境空间,刚刚结束体验的陈女士意犹未尽,她还表示,希望能看到以“桂林”为主题的VR故事,打开阅读城市的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