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新春走基层

03版:新春走基层

0405版:桂林故事

06版:综合新闻

07版:时事

08版:时事·体育

返回 2025年01月17日

正确认识儿童性早熟

桂林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申炎杰(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孩子出现性早熟呢?是吃出来的?还是与遗传因素有关呢?开小夜灯睡觉真的会导致性早熟吗?很多家长都有这些疑问,但是网络上众说纷纭,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今天就向各位家长讲解一下这些问题,帮助家长了解性早熟的病因和诱发因素,以便防患于未然。
  一、饮食因素
  由于现在信息的发达,很多家长都清楚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会导致性早熟的发生。例如快餐、油炸膨化食品、甜食等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类的食品容易造成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而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体形,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容易引发性早熟。可乐、炸鸡、甜点、膨化食物等,这些食物都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类的食品,摄入过多非常容易引起儿童肥胖,现在儿童性早熟的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肥胖,肥胖会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加快青春期进展。所以尽量让孩子远离这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和营养过剩的食品。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充足的营养,就一味地给孩子吃很多的营养品,这些营养品虽然能给机体补充营养,但是营养过剩也会过早地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还可能因为含有雌激素活性物质,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最终导致性早熟,所以这些食品还是让孩子少吃或者不吃。很多性早熟也与环境污染有关,环境中的污染源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雌激素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干扰了孩子的内分泌系统,造成性早熟。常见的有农药残留超标以及工业上的塑料制品、食品包装材料使用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增塑剂。以上这些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另外还有避孕药这类含有雌激素的药品也需要保管好,孩子如果误食也会造成性早熟的情况。虽然以上这些东西诱发性早熟的几率不是100%,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是不能拿孩子的身体健康开玩笑。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孩子远离性早熟的困扰。
  二、生活环境因素
  这一点很重要,而且很多家长对这一方面知道的很少!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不仅仅是影响成人,对于儿童性早熟的发生也是适用的。
  1.长期开小夜灯睡觉
  很多家长认为,开灯睡觉无非就是花一些电费,不会有别的方面的影响。“孩子分床睡了,夜里比较害怕,所以就从小养成了开夜灯的习惯”,这是很多家长的回答。那么开夜灯与性早熟有何联系呢?有研究发现,夜晚是褪黑色素分泌的高峰期,而光照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褪黑色素的减少会造成性腺加速发育,从而发生性早熟。
  2.女孩爱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
  很多女孩子喜欢让家长给其化妆,自己也会偷偷地使用化妆品,有的经常参加活动会化上各种各样的妆容。但是,很多化妆品含有雌激素,如果给孩子使用,经皮肤吸收后,可以和器官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并发挥效应,进而诱发性早熟。
  3.过早接触涉性信息
  这一点可能家长会否认,但是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孩子每天从各种途径接收到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其中就包括一些涉性信息,比如成人影片、电视节目中一些具有性暗示的画面等。而这些涉性信息的过早接触,可能会刺激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促进孩子性发育提前。
  4.过量接触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有研究发现,儿童过多地接触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比如常见的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常见于鞋子、塑胶容器、衣服、文具、玩具等)的这类物质,经机体吸收后可以在体内发挥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干扰正常的内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的发生。
  性早熟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本篇科普文章主要从生活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保持警惕,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上述诱发因素,预防性早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