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新貌慰忠魂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之全州篇
桂林日报
2024年12月04日
□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施洋洋 记者李家健
屏山渡、大坪渡、凤凰嘴渡、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一个个红色名字,一处处红色地标。
如今,一条崭新的骑行绿道将它们紧紧相连。
“绿道全长25公里,寓意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全州段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邓连芳介绍。
近日,记者来到全州县探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情况,感受这里强劲的红色脉动。
一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在全州县布局有“1+1+4”项目。
“1+1”重点项目,分别是血战湘江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全州湘江战役渡口遗址群保护展示项目。
4个一般性项目,包括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游客服务中心、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军路、红六军团西征清水关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红三十四师文塘战斗遗址红色旅游基础设施。
大坪渡口是全州历史上有名的古渡,当年红一军团就是从这里抢渡湘江。电影《长征》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以来,我们对大坪渡《长征》取景影视基地作了加固修复,设置了《抢渡》《向导》两组主题雕塑,还建设了亲水平台,修建了驿站、步道、亭子等,游客可以坐在亭子里览湘江美景、忆红色历史。”邓连芳告诉记者。
两组雕塑极富冲击力。《抢渡》雕塑刻画红军战士或背着步枪,或挎着大刀,或高举火把,步伐铿锵,踏着浮桥向对岸飞奔;《向导》雕塑展示当地群众做向导,帮助红军突破敌人封锁……漫步大坪渡口,红军抢渡湘江的惊心动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为了渡过百米宽的水面,革命先烈是怎样的艰苦卓绝。
“每到节假日和周末,不少游客、研学团队会来到这里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邓连芳说,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的推进,周边群众也一同受益。
“我家就在公园里。”53岁的张家村村民张嗣兵站在家门口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他见证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从无到有,也深切感受到公园给附近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谁能想到家门口就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公园,许多村民都要去公园跳舞。”张嗣兵告诉记者,公园的建设记录着红色历史,也带来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善,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
二
近年来,全州县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合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红色大课堂”。(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