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属于桂林艺术节的生活方式
——访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赵淼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30日

赵淼
□本报记者张婷婷 文/摄
“桂林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三届,我们特别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和年轻创作者参与进来,艺术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桂林艺术节艺委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赵淼说,今年的艺术节不仅有特别火的《咏春》《铸剑》等剧目,还有很多有趣的大师讲座、活动和演出,拉满观众期待值。
三年的发展与沉淀,桂林艺术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希望在桂林打造属于艺术节的生活方式。”在赵淼看来,这里不光有山水,还有最美丽的人文风景。这里不光有最美丽的人文风景,还可以孕育出更美好的戏剧、音乐、美术和文学。他期待,通过这些优势叠加,让桂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桂林看戏看风景,体验独特的生活方式。
随着桂林艺术节的不断成长,大家都在思考怎么让桂林艺术节“出彩又出圈”。“我觉得要持续提高它的影响力,增加它的专业程度,让它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彩,吸引国际艺术大咖来桂林,孵化出更美好的戏剧、音乐、美术,然后把它们送到国际舞台上去。”赵淼认为,在桂林,本土的艺术家可以借助桂林艺术节这个平台走向世界,世界的艺术家也可以透过桂林艺术节这个窗口看到不一样的山水和文化。他相信桂林艺术节会越办越好,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变化和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