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桂林实践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10日
□本报记者 陈娟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桂林实践,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桂林落地见效。
持续擦亮代表履职为民工作亮丽品牌
手捧热油茶,围火塘而坐。
火塘是龙胜各族群众聚餐、议事和联欢的地方,各村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人大利用这一特点,把代表履职的平台延伸到火塘边,通过调研走访、火塘谈心,收集社情民意,反馈代表建议落实情况。火塘议事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动样本。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大代表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在桂林,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聚合力。
从2019年起,桂林市人大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不断建立完善优化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整合优化升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148个、代表联络站693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达3980多名,进站代表和履职平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接访、年年有评议,实现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全覆盖、联系群众全天候。2023年,桂林市各级人大以联络站为载体,精心组织全市12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共收集民情民意信息3338条,办结2726条。这既体现了桂林各级人大代表坚实的履职足迹,也生动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深刻内涵。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建成使用“智慧桂林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线上平台,实现人大监督直通车、民意收集不打烊、代表履职全时段、办理建议无空档,代表履职为民工作品牌越擦越亮。
涓流汇海,聚沙成塔,全市上万名各级人大代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力量。代表们充分汲取民意民情民智,将来自人民的声音转化为桂林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强化领导领衔督办、专委联合督办,代表建议办理“三率一度”逐年提升,特别是落实率从2022年68.1%大幅提升到2023年的91%,持续擦亮了代表履职为民工作的亮丽品牌。
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彰显民主大理念
“以前感觉参与立法遥不可及,没想到现在立法竟然融入日常生活,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诉求真的写进了法规文本。”开门立法、广纳民意,得益于桂林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高大上”的立法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架起了沟通的“彩虹桥”。
2023年以来,桂林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21部自治区级和市级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征集工作,共开展征集活动158场,收集意见建议1473条……这是桂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如何最大限度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以良法助善治?高标准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成为重要工作抓手。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有基础、有特色、有意愿、创品牌的“三有一创”原则,兼顾不同地区、行业、领域、群体的立法需求,设立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以“点”扩“面”,辐射带动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153个、立法联系单位和立法合作共建单位235个,组建674人的立法联络员、信息采集员队伍,构建全面铺开、上下贯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体系。
建设好、运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对联系点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用发挥、履职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让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扎实的制度基础。“八步法”工作流程、采集点工作制度、立法征求意见建议工作流程……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基层立法联系点虽小,却承载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大担当。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强化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员、信息员、翻译员、宣传员、服务员功能,畅通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同时积极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从参与立法向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不断拓展。
民生实事快速办,推动解决1587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小事也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把推行民生实事快速办理监督机制作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途径,依托市辖六城区37个社区代表联络站,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快速提交、推动办理、及时反馈,推动办结各类民生小事、实事、难事1587件,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简单事”马上办、“部门事”协调办、“复杂事”联动办、“难点事”转化办,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象山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建立民生实事“快速办”机制,形成了“收集群众意见→初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意见建议交办→分类限时办结→跟踪督办问效”六步工作法,通过最短路径、最快速度解决群众反映的一批“急难愁盼”问题。累计收集到民生实事412件,办成398件。
在秀峰区政府大厅,一份“民生小事”责任清单张贴在宣传栏上,承办、督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目了然。将问题清单变为责任清单,秀峰区人大常委会不定期把收集到的各类“民生小事”汇集成册,梳理分类,形成责任清单,明确办理监督任务,实行办结限时制,并在政府大厅和各代表联络站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秀峰区已对列入责任清单的102件“民生小事”进行测评,满意率达91%。
一项项生动的实践,一个个创新的案例,桂林正不断丰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