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江错峰巨峰葡萄“甜蜜”上市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18日

错峰巨峰葡萄迎来采摘期,张雪峰笑容灿烂。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文/摄)时下,常规巨峰葡萄的采摘已接近尾声。但是,在兴安县溶江镇五甲村,该村村民种植的千亩错峰巨峰葡萄却刚刚迎来“甜蜜”上市。
9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溶江镇五甲村的错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基地内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紫色的葡萄,连空气中都飘荡着甜蜜的葡萄气息。
五甲村党支部书记、错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雪峰和几个乡亲,正在基地内忙着给新鲜采摘的葡萄打包、装箱。连日来,错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迎来销售旺季,每天采摘、售出500—1000斤葡萄。记者品尝了一串错峰巨峰葡萄,其口感清甜,令人回味无穷。
错峰巨峰葡萄跟常规巨峰葡萄有何区别?据张雪峰介绍,所谓“错峰”葡萄,就是错开挂果、销售高峰期的葡萄。巨峰葡萄一般一年两季,为了实现错峰效果,就在春天把葡萄生长出的第一批枝条和花剪掉,等其重新挂果。此外,兴安的巨峰葡萄一般7、8月上市,10月上旬基本卖完。而五甲村的葡萄要到9、10月才成熟,能卖到次年元旦。历经了夏季更充足的阳光以及初秋的冷气,错峰葡萄的甜分更足、口感更佳。
其实,张雪峰种植错峰巨峰葡萄源于一次偶然。2008年,因管护技术不过硬,一场倒春寒让张雪峰种植的20多亩葡萄头季果损失惨重。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已被冻坏的小果和枝条剪掉。让张雪峰惊喜的是,葡萄重新发枝挂果后,比正常的头季果晚熟了一个多月,但是甜分更足、品质更好。更可喜的是,当时巨峰葡萄销售已接近尾声,物以稀为贵,张雪峰的错峰葡萄售价反而每斤高出两三元。因祸得福,张雪峰敏锐地意识到:错峰葡萄大有文章可做。此后,他正式开启了葡萄错峰种植之路,也带动全村错峰葡萄产业的发展。
数年的实践和市场行情证明,张雪峰的错峰产业确实“钱景”十足。
“9月中旬,我家的错峰葡萄开园采摘,开园价就达6元/斤。”谈起目前的市场行情,张雪峰笑容灿烂。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溶江镇的巨峰葡萄价格并不稳定,但是错峰葡萄价格一直很稳。以2022—2023年为例,正常巨峰葡萄的批发价基本上在2—5元一斤,但五甲村的错峰葡萄批发价基本稳定在6—8元/斤。这两年,张雪峰又探索通过高端礼盒形式销售。目前,他家的错峰巨峰葡萄一件礼盒装8斤,售价70元,不仅深受消费者青睐,且供不应求。
谈及今年的收入情况,张雪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今年他家葡萄基地的错峰巨峰葡萄共有40亩,亩产量2000—3000斤,亩产值在1.2万—1.5万元之间,总产值超40万元。
2014年春,在张雪峰的牵头下,五甲村成立了兴安县错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向周边群众分享、传授葡萄延期栽培技术。2014年,张雪峰种植的错峰葡萄荣获兴安县第六届葡萄节特别贡献奖,同时注册“错峰”作为合作社的品牌商标使用。
“张雪峰的错峰技术,闯对了路子,赢得了市场,拓展了产业。”溶江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五甲村种植葡萄3500多亩,其中错峰管护1000亩,传统管护的葡萄亩产值8000元左右,而错峰管护的葡萄亩产值在1.2万-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