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专版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时事

06版:理论·时评

07版:健康桂林

08版:走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8月23日

患者家属情绪稳定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王彦妮(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的康复往往不仅仅取决于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还受到诸多非医疗因素的影响。其中,患者家属的情绪稳定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患者家属情绪稳定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机制
  (一)心理支持作用
  1.增强患者信心:当患者家属情绪稳定时,能够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无助,而家属的稳定情绪可以传递出一种安全感,让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渡过难关。
  2.缓解患者压力:患者家属的情绪稳定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往往会使患者情绪低落,而家属的乐观态度和积极情绪可以感染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二)生活照顾作用
  1.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情绪稳定的患者家属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他们会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作息和活动,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2.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训练等。情绪稳定的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三)医疗决策作用
  1.理性对待医疗方案:患者家属的情绪稳定有助于他们理性地对待医疗方案。在面对复杂的医疗决策时,他们能够冷静地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综合全盘考虑,最终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积极配合治疗:情绪稳定的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守医嘱,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二、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对患者康复的负面影响
  (一)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当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时,容易将自己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传递给患者,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还要面对家属的不良情绪,这会使患者的心理压力更大,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二)影响生活照顾质量: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家属可能无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顾。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而忽视患者的饮食、作息和康复训练,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三)干扰医疗决策:患者家属的情绪不稳定可能会影响在医疗上的正确决策而出现偏差。他们可能会过于焦虑和紧张,盲目追求快速治愈,而忽视了治疗的风险和副作用。或者他们可能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医患之间的合作,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促进患者家属情绪稳定的措施
  (一)加强心理疏导
  1.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可到专门的心理疏导室,寻求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以问诊心理医生,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和问题,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建议,帮助家属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2.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很多医疗机构会定期组织患者家属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1.加强医患沟通: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
  2.加强家属之间的交流:在家有患者的情况下,家属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互相支持和鼓励,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三)寻求社会支持
  1.社会力量
  必要时可以联系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等寻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志愿者可以提供陪伴、协助照顾等服务,慈善机构针对部分救助人群有专项援助项目救助,通过人、物的支持,让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维持住家属的情绪。
  2.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家庭成员可以共同承担照顾患者的责任,减轻个人的负担,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家属的情绪稳定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绪稳定的患者家属能够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生活照顾和医疗决策上的帮助,促进患者的康复。而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家属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阻碍患者的康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患者家属的情绪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家属的情绪稳定,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