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聚焦巴黎奥运会

04版:悦读

返回 2024年08月03日

水痘预防知多少

□唐慧青(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03日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出疹性疾病,传染性强。其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也可因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而引起带状疱疹。全年皆有,多于冬春季节流行,特别是在幼儿园、小学、集体宿舍等人群密集场所易造成聚集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罕见再感染。
  一、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人类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外抵抗力弱,对热、酸和各种有机溶剂敏感,不能在痂皮中存活。
  1.传染源: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染期通常从出疹前1—2天开始到所有皮损干燥结痂为止。
  2.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气溶胶可导致感染;
  (2)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疱液、黏膜分泌物及污染物可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后,可垂直传播给胎儿。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以2—6岁为高峰。初次感染后可获长久免疫,罕见再感染。
    二、水痘患者一般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典型水痘:出疹前可出现前驱症状,如发热、不适和厌食等。24—48小时出现皮疹,皮疹特点如下:
  (1)首发于头、面和躯干,继而扩展到四肢,末端稀少,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
  (2)皮疹发展迅速,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和丘疹,继之变为透明饱满的水疱,24小时后水疱混浊并中央凹陷,水疱易破溃,2—3天迅速结痂,1—2周后痂皮脱落,色素沉着可持续数周,一般不留瘢痕。
  (3)皮疹陆续分批出现,伴明显痒感,在疾病高峰期,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4)口腔、眼结合膜、生殖器等处黏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伴有疼痛。
  2.重症水痘:多见于小于1岁的婴儿、孕妇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化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表现为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高达40℃以上,皮疹多为播散性,常呈出血性皮疹或大疱型疱疹,严重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并发症: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肺炎、脑炎、皮肤细菌感染、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炎等。
    三、水痘患者一般如何治疗?护理上需要注意什么?
  水痘是自限性疾病,无合并症时以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抗病毒药物首选阿昔洛韦,应尽早使用,继发细菌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搔抓致疱疹破溃,皮肤瘙痒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可给少量镇静剂。水痘患者应隔离,加强护理,如勤换内衣、剪短患儿指甲、戴手套以防抓伤和减少继发感染等。保持隔离房间空气流通,供给足够水分和易消化食物。儿童水痘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或化疗患者预后可能不佳。
  四、如何预防水痘?
  1.水痘可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水痘减毒活疫苗既可用作单一抗原,也可与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结合使用。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能够降低水痘感染概率,减轻水痘感染者的临床体征,缩短其康复时间,鼓励适龄儿童积极接种该疫苗,进而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
  2.加强对水痘患者(传染源)的管理。水痘患者应当予以足够时间的隔离,因水痘的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1—2天直到疱疹完全结痂为止,水痘患儿一经发现应尽早隔离,直到疱疹结痂。做好房间物体表面及患者衣物的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3.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对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根据潜伏期的最大长度(潜伏期为10—21天),应当观察3周,注意房间通风。未患过水痘且未全程接种水痘疫苗者,存在暴露风险时,可接种水痘疫苗,暴露后可在3天内紧急接种疫苗。不能接种水痘疫苗但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发生暴露后,建议给予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或在暴露10天内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