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党建引领 绘就集体经济新图景
桂林日报
2024年06月07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舒文艺 陈有志)初夏时节,走进资源县,满目葱茏繁忙景,种植中药材、有机蔬菜,养殖黑山猪、冷水鱼,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在资源县资源镇天门村,错落有致的梯田地里,金果榄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村民们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天门村村级集体经济也只是依靠公益林补偿金和土地租金,勉强达到5万元的“底线”收入。
转变的契机,来自资源县大力推行“能人领办”的发展模式。原来,为寻求破解之策,2023年,天门村两委先后前往湖南、湖北等地考察学习,立足生态环境条件对标产业发展,最终决定种植中药材,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创建“赋能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流转150亩林地种植金果榄、天门冬、淫羊藿等名贵中药材。同时,制定天门村中药材长期发展规划,吸纳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合作社,并组织前往先进地区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仅2023年,便带动53户村民种植各类中药材500余亩,种植户户均增收达12000元,合作社吸纳务工群众30余人,发放工资20余万元,天门村也成了县里小有名气的中药材种植村。
不仅是天门村,近年来,资源县依托“支部+能人+农户”的“能人领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导人才回乡、资金回流,大力发展联农带农作用强的强村富民产业和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支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闲置的资源被盘活,群众的力量再凝聚,实现了支部有作为、能人有收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2023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371.38万元,增长25.69%,收入超10万的村达到52个,占全县的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