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豆嫂
桂林日报
2024年02月25日
□齐 照
天上还铺着星星,李岚就起来两次了,一晚上只能用合不拢嘴、揣着蜜来形容她的心情。她忙完手里的活儿,起身又擦了一遍桌子上金灿灿的奖杯,翻看证书上的名字,嘴角不由得上扬起来。今天她和老伴只做了一锅豆腐,一锅豆腐一上午的时间就卖光了,下午约了好姐妹见面。
老伴儿老杨早早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糁、油条,还有小笼包。
“看把你激动的。”
“俺就激动咋了,俺活到六十多,没承想还得了全国书法比赛银奖呢。银奖啊,全国的呢。”李岚说着把头扬起来。
“好好好,看你个自豪劲儿,你最厉害!”老杨边竖大拇指边说。
“要我说今天干脆不卖豆腐了,你姐妹难得来一次,你领着她在咱们的景区里好好逛逛,玩玩。”
“今天游客多,有几个老客户打电话提前订了咱家的豆腐呢,咱可不能失约,今天少卖一点儿可以,过会儿留下一块,正好送给我姐妹,让她尝尝咱家的正宗老豆腐。”
“那是,你这个豆嫂名不虚传。”老杨投来崇拜的眼光。
李岚和老伴儿老杨做了一辈子豆腐,在当地他们做的豆腐正宗,一直保持着手工做法,老卤水点豆腐,深受附近百姓的喜爱。这不,前几年,他们老两口租的沿街房统一改造成了旅游景区,景区扶持发展当地特色项目,他们乘着政府的这股东风就重新租了门店,继续做传统的老豆腐。老手艺,老味道,得到认可,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这不李岚也得了个豆嫂的称呼。她说,她特喜欢大伙儿这么称呼她,亲。随着游客的增多,豆嫂豆腐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从豆浆、豆脑到几筛子豆腐,从来不会有剩余。有人就说,豆嫂,你家生意这么好,你得提一提价格,游客不在乎这个,只要好吃,贵一点儿也合情合理。豆嫂总是笑着摇头,说,小本买卖,习惯了,再说了,大伙信任我们,我们心里就热乎,心里乐意,啥赚钱不赚钱的。
其实早在去年,豆嫂的儿子就劝父母不要那么拼了,年纪慢慢大了,好好享享福了,可豆嫂和老杨是闲不住的人,这一干就干到了现在。
话说豆嫂学习书法还是因为她的好姐妹王桂霞呢,她是一名地道的红嫂,就是今天豆嫂要等的人。豆嫂两年前在网上认识了沂蒙红嫂王桂霞。王桂霞经常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呢,豆嫂十分崇拜王桂霞。特别是王桂霞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可羡慕死她了。豆嫂虽是初中毕业,但是字也写得俊秀,从小爱写字的她,在家人的反对下,竟报了书法培训班,利用卖完豆腐的业余时间坚持去练字。老杨和儿子说,这个年龄了,别学了,挺累的,再说了,你学了有啥用处?
用处?
俺是为了用处吗?俺打心里喜欢。再说了,咱们家乡是书圣故里,俺要是再能写一手好字,那多光荣啊。家人劝说无果,豆嫂就这样风雨无阻一练就是两年。
两年的时间,让豆嫂更多了一个称号:书法豆嫂。
就这样,书法豆嫂在王桂霞的帮助下报了全国书法比赛,用她的话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老年组得了银奖,对她来说就是天大的喜讯。
豆嫂书法进步这么快,少不了王桂霞的指导帮助,虽然相差三岁的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但她们在网上却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视频聊天中,豆嫂就向王桂霞展示自己的作品,王桂霞又在线教。平时,豆嫂就给王桂霞寄去自己做的豆腐。现在是夏天天气热,豆腐不易邮寄,这不,王桂霞说想吃豆嫂的豆腐了,当然她是专程来庆贺豆嫂拿了大奖的。王桂霞说,有俺的功劳,你得请客,豆嫂高兴地连声应着。两个人就约好了在景区见面。
豆嫂和老杨利索地吃完早饭就开始卖豆腐,不到三个小时,一筛子豆腐就卖空了。这个时候王桂霞也该来了。
豆嫂收拾干净把头探出去,走到小吃街的前头等。
一会儿,王桂霞从一辆红色汽车上下来,同时下来的还有一位男同志。
豆嫂一眼认出姐妹王桂霞,小跑着迎上去。王桂霞一把握住了她的手,两人高兴地抱在一起。
他是?
你不认识了?现在他是我们慈善协会的理事,你再好好看看。
豆嫂低下头,脸已红透,这不正是她年轻时崇拜的对象吗?那时候,他是市歌剧团里的台柱子。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么英俊,竟成了红嫂协会的骨干。真好啊。
呀,脸红了。王桂霞低头找豆嫂的正脸,咯咯笑出声来。这不,人家慕名来书法豆嫂的店里买豆腐呢。
这,这还用买啊,都是朋友尽管拿去吃,俺豆嫂就是不缺豆腐。
咱可不能得了书法大奖就骄傲了啊,咱得再接再厉,更不能和人家传出绯闻呢。
你说啥呢?老杨做好了菜在家等你们呢。他啊,知道俺的偶像们来了,跟着忙活了一早。
走,回家看看俺的奖杯去。豆嫂脸上笑出了花。现在日子好了,没想到这辈子俺这个卖豆腐的老太婆还跟书法沾上了边,获奖更是想都不敢想啊。
是啊,谁叫咱出生在美丽的桂林城来着。
哈哈哈……大伙儿把一串儿笑声传出去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