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检查科普小知识
桂林日报
2024年01月23日
□汤辉(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去医院进行采血的经历,不论是身体不适还是健康体检都需要通过抽取血液样本来进行检验,在抽血期间难免会遇见许多害怕抽血的患者,在此期间会询问许多问题,今天就来聊一下大家抽血关心的那些事!
抽血检查前注意事项
合理的饮食。在抽血前三天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或者是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因为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的结果)。
药物影响。许多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对某些化验项目结果造成影响,采血前避免大量服维生素、药物等。否则会导致一些检验结果失真。但长期必须服用的药物不用停。比如高血压病患者需要每日清晨服降压药以保持血压稳定,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
抽血常见疑问
空腹抽血可以喝水吗?
要求空腹抽血,如果口渴难耐可以少量饮用白开水,服用量不能超过200ml。医护人员在报告单上得到的数据是通过大量健康群体空腹抽血检测再经过科学比对得出的,若检测人员不是空腹抽血,那么结果和参考范围缺乏可比性,也会对结果正确性造成影响。通常空腹要求禁食8—12h为宜,不宜超过16h,过度空腹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血液可以检测哪些疾病?
抽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检测手段。通过血液化验了解机体各方面状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血液系统疾病;2.感染性疾病;3.血液检查内转氨酶、胆红素、肌酐、尿素氮、肌钙蛋白等,可以反应出肝、肾、心脏功能状态;4.内分泌系统疾病;5.传染疾病;6.肿瘤疾病。
抽血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吗?
这是不会的,在开展抽血化验时,每支抽取血管需要的血量大致在2~3ml,由于检测内容不同,需要抽血管数也各不相同,即使是最多抽血量的全身检查,在抽取7~8管血的前提下,抽取血液的量也仅在20ml左右。
同时由于机体造血系统在不停工作,通常情况下体重在50公斤正常成年人,全身血液数量在3500~4000ml,而检验抽血量在20ml,还不足总量1%,完全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人体自身有很好的调节机制和代偿功能,当发生失血后,身体内其他组织液会在短时间内回到血管,补充血浆丢失。
如何正确止血?
通常情况下止血正常按压方式是使用食指和中指按住棉签头,将检测人员皮肤表面和血管壁上穿刺点进行按压,避免血管持续出血。按压时,需要保持静置,不要反复移开止血棉签去观看血管出血状态,应持续按压5~10分钟,年龄较大或者血小板存在疾病的患者按压时间需要根据情况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去医院治疗的患者,避免穿紧身上衣,防止血液回流不畅,引起渗血。
出现晕血晕针情况应该怎么办?
发生晕血、晕针主要有几方面原因:1.心理因素,这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患者在面对针头、抽血存在恐惧、紧张心理,在这种情绪驱使下出现晕血晕针;2.体质原因,多见于体质虚弱者,在空腹饥饿状态下易出现晕针。
在抽血时若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四肢无力、出虚汗等情况,需要及时告知抽血护士,可以在抽血前主动告知医护人员自身是否存在晕针、晕血史,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分散自身注意力,和操作员或者陪同人员聊天,减少自身紧张情绪,当出现昏厥先兆情况时,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必要时可以选择半躺或者直接躺下抽血,全身放松,抽完血不要立即起身,避免昏倒摔伤自己。同时操作员也会做到手法娴熟,动作利索,以此减轻患者痛苦。
检测后的血液到哪里去了?
若所采集的血液较多,剩下血液会被保存起来,若患者对于检测结果抱有疑问,可以进行复查。目前国家对于医院医疗垃圾的管控非常严格,检验科血液制品在保存一段时间后会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化学处理消毒后,在统一垃圾运转公司集中处理,每次需要处理的医疗垃圾都需要记录在册,不会拿去买卖,这点是可以放心的。
综上所述,在抽血后最好在原地休息十分钟,如自身存在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存在晕血、晕针的人群,在抽血前告知医务人员,采血时将视线转向一侧,以防出现不适。若还存在其他疑问,可以咨询医护人员。